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界名人 - 走在路上 他是台湾首富?

走在路上 他是台湾首富?


请欣赏:《走在路上 他是台湾首富?》


    台湾新首富看准大陆

    “科技枭雄”郭台铭

    拥有46亿美元的蔡万霖过世后,其财产分给子孙,台湾富豪榜随之发生变化。“科技枭雄”郭台铭和“经营之神”王永庆以总资产93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并列台湾首富。

    只和世界知名公司合作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山西人自古擅长经商,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台北,1966年考入“中国海专”,后进入复兴航运公司上班,但他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1974年,郭台铭向岳父借钱与朋友合资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由于没什么经验,一年后赔了个精光,股东们一一退出。但郭台铭不愿轻言放弃,他看到黑白电视机开始在台湾兴起,于是着手生产电视机旋钮。1977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铭并未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立了模具厂。事实证明,此举极有远见。当20世纪80年代电脑工业起飞时,鸿海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迅速进入连接器领域。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鸿海集团的营业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新台币,1999年突破500亿,2001年达到近1500亿。2002年,郭台铭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到今年为止,鸿海已连续3年成为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同时它也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配件生产商。据统计,全世界每5台电脑就有一台在使用鸿海的产品。

    鸿海是靠什么迅速崛起的呢?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鸿海能做大,最关键是选客户。在他看来,只有把产品卖给世界级客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要是先卖给台湾小厂,他们的要求比较低,我们就无法进步”。为了拿到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订单,郭台铭曾住在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每天只吃两个汉堡包。等了5天,客户才给他5分钟见面时间。1987年,郭台铭为赢得康柏这个大客户,干脆在康柏总部旁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生意大门最终开启,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索尼游戏机在和鸿海合作之前,开出两个条件:必须在45天内完成所有模具的设计;4周内生产100万台。结果鸿海提前两周完成订单,最终成为索尼游戏机最重要的供应商。

    高层主管照样罚站

    身为台湾首富,郭台铭相当低调。他有个“三不原则”,即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活动、不任意拍照,每年只在6月份,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露一次面,为企业和媒体上课。他常说,搞宣传没啥意思,鸿海靠的是苦干、实干、拼命地干。郭台铭自己就是一位工作狂,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自创业以来没有休过3天以上的假。有时即使晚上刚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而且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倦。

    急脾气的他,可以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第一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如果遇到客户退货,他除了生气骂人外,更会放下董事长的身份,亲自带着员工上门赔礼道歉。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郭台铭对鸿海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有一次在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的手机最好,他在讲台上连摔3次手机,然后请台下的好友试拨他的电话。

    老板如此努力,鸿海的员工也是丝毫不敢懈担郭台铭实行的是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这些千万富翁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郭台铭下达的命令,即使远在地球另一端,相关负责人也要在8小时内做出回应;没有时差的,则必须在15分钟内答复。平日里,郭台铭常问主管们:“你们尿尿黄不黄啊?”如果回答“不黄”,他立即劈头痛批:“那表示你不够努力啊!”

    另一方面,对待表现好的员工,郭台铭也相当慷慨。在2002年的年终庆祝会上,他拿出2.3亿元新台币犒赏先进,最高奖是价值2800万元的鸿海股票。每年,郭台铭还会为上百名主管安排最精密的核磁共振身体检查,一出手就是上千万。与经理们吃饭,他时常动几筷子就不吃了,而是忙着催厨房上菜。等大家都吃饱了,他再把每盘剩下的菜倒到自己碗里一拌,胡噜胡噜吃下去。曾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郭台铭的好友感慨道:“看鸿海经理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对郭台铭死心塌地。”一位在鸿海工作了十几年的主管也表示,跟着郭台铭有种打天下的感觉:“想想看,你是愿意选择追随一个苟延残喘的皇帝,还是一个版图不断扩张的大汗?”

    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

    对于自己,郭台铭却显得有些抠门。他不穿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他的办公桌是由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的,桌上除了一堆公文外,只有一个小闹钟和一对镀金的狮子。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今年在医生的建议下,才换上了新椅子。但郭台铭坚持自掏腰包,不花公司一分钱。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时字。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的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地毯。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味”,而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买不起?可是如果我要真去搞品味,那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郭台铭不能没有大陆”

    “鸿海不能没有郭台铭,而郭台铭不能没有大陆”。很多在大陆的台商都这样评价大陆市场对于鸿海的意义。早在1988年,郭台铭就开始了在大陆的创业,他一口气在深圳买下500亩厂房用地,成立了富士康集团。1996年,该生产基地又被进一步扩充为科技工业园,占地1500亩,员工3.3万人。1999年,鸿海北上成立了昆山富士康企业集团,下设13家公司,总投资2.36亿美元。此时正是台商开始在长江三角洲聚集的时候。2001年,郭台铭在北京设立了富士康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此后又宣布投资10亿美元兴建富士康(北京)科技工业园。2002年,富士康在大陆的年产值约67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创汇30亿美元。

    完成了生产基地布局后,鸿海又把经营范围伸向了销售渠道。今年11月,郭台铭投资的赛博数码广场正式进驻南京珠江路,这表明鸿海开始转型,它要通过切入销售渠道,来发展自己的品牌。




商界名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界名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