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我们的信用卡究竟安不安全

我们的信用卡究竟安不安全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3日 22:36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欢迎收看今天的《经济半小时》。
    
     信用卡被人盗用的案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自己的信用卡丢了或被人偷了以后,别人拿着它,大笔地刷卡消费或取现金;可前不久,江苏的一位信用卡用户却遇上了一件怪事,信用卡好好地装在自己口袋里,卡里的钱居然不见了。
    
     信用卡离奇被盗
    
     11月4日,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审理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判处犯罪嫌疑人邬鸣海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刑庭审判员陆发宝:“这个案子在我们法院用这种盗用信用卡号码的手法,骗取财物还是第一例,属于首例案件,过去没有见过。”
    
     邬鸣海是上海人,在被捕前,曾在上海某酒店泰国村鱼翅餐厅当服务员。他利用工作之便,先后盗用了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和江苏启东人沈汉鑫的信用卡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利用这两张信用卡号码,邬鸣海在网上开始了疯狂的购物,从网上购买了电脑、vcd、书籍等物品。从2002年8月到2003年3月,涉案金额达到了4万元。
    
     邬鸣海交代,他的作案手段非常简单,由于来酒店吃饭的顾客大多用信用卡结账。因此他对信用卡的使用方式极为熟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记下了顾客的身份证和信用卡号码。
    
     邬鸣海:“当时我记得那天是中午,沈汉鑫那天家里好像是有人过生日吧,还带了一个蛋糕。”
    
     沈汉鑫:“我丈母娘生日。”
    
     邬鸣海:“客人在包房里用完餐之后,我正好那天管这间包房,客人叫我就去买单。”
    
     沈汉鑫:“把我的身份证和牡丹卡交给那个服务生,叫他给我去办个优惠卡。”
    
     邬鸣海:“当时我就直接到另外一个包房,把他的身份证号码和信用卡号码抄下来,再去买单。”
    
     用同样的手法,邬鸣海盗用了郑永刚的身份证和信用卡号码,就这样,用偷偷记下来的他人的信用卡号码,开始了网上的交易。
    
     邬鸣海:“第一次买电脑的时候,是在网吧里面上网。还记得当时是花了8341元钱。”
    
     在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公司,中国地区首席运营长艾弥尔对邬鸣海盗用他人信用卡购书一事感到很无奈。因为在网上购物时,只需要提供信用卡号码,持卡人姓名和信用卡的有效期,以及身份证号码,并不需要输入信用卡的密码,就可以进行交易了。因此网站也无从辨认这场交易是否有诈。而据工商银行信用卡部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牡丹卡在刷卡消费时,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不需要输入密码。这些客观原因也让邬鸣海顺利得手。
    
     邬鸣海:“网上用信用卡购物,需要输入密码进行扣款的话,我想这个交易都不可能会成功。”
    
     体验信用卡消费
    
     办信用卡的时候,银行都会让你留下一个签名,和一个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六位数密码,以后到商场酒楼刷卡消费,凭着签名和密码,就可以快捷方便的支付了。银行定下的这两道措施能起到安全认证的作用吗?我们决定试一试。这里是两张信用卡,一张是我自己的,一张是我同事的。昨天,记者高杨拿着这两张卡,到北京的两家大商场去刷卡购物,一起来看看他的经历。
    
     节目中说到的这个信用卡诈骗案,只是众多的信用卡被盗用案件中的一个特例,而作为一种新的银行卡产品,信用卡的安全性能究竟怎样呢?我手头就有两张分别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这两张信用卡都是我的同事的。昨天本栏目记者高杨就带着这两张借来的信用卡,分别在北京的两家大型商场进行了一次体验。
    
     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单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选定的第一件商品是一件男式毛衣,付款方式是使用一张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卡。收银员要求记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输入密码。
    
     收银员:“请在这里输入密码。”
    
     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记者胡乱输入了6位数字,并按下了确认键,几秒钟之后,收银台的机器就接受了记者刚刚输入的密码。
    
     而最后的签名确认就显得更为顺利了,虽然记者使用的这张信用卡背后的签名很明显是一位女士的名字,但当记者在单据上签下这位女士的姓名之后,收银员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疑义。就这样,记者用一张不属于自己的信用卡,用了不到2分钟的交易时间,成功地买到了一件价格为239元的毛衣。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位于北京复兴门的另一家大型购物中心。这次记者改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购买一件价格为200元的男式衬衣。这次的消费比前一次更为顺利,收银员连密码都没有要求输入,只让记者在单据上签名,便完成了这笔信用卡的交易。
    
     两次交易的成功让记者不禁暗自庆幸,然而当记者准备再次用工商银行的信用卡购买一套男式剔须用品时,在4楼的一个收银台遇到了麻烦。
    
     收银员:“这不是你的卡吧?”
    
     记者:“不是。”
    
     收银员:“这使不了。”
    
     记者:“为什么啊?”
    
     收银员:“这得本人使。”
    
     记者:“别的地方都可以啊?”
    
     收银员:“不可以。”
    
     记者:“这我姐的卡。”
    
     收银员:“谁的卡也不行,只有使你本人的卡。”
    
     记者:“有密码也不行?”
    
     收银员:“不行。”
    
     在这位收银员的坚持下,记者只得用自己的银行卡付了款。那么是不是这家商场对工商银行的信用卡有专门的规定呢?记者决定在这家商场再试一次。就在刚刚被拒收信用卡的同一楼层,记者选择了一套沙发用品,再次持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在另一个收银台进行了体验。
    
     收银员:“请输一下密码。”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再次胡乱输入的所谓密码又被收银台接受了,接下来的签名和交易过程又变得异常顺利。凭借这张不属于本人的信用卡,记者又购买到了一套价格为130元的沙发靠垫。
    
     通过在两家商场持信用卡消费的暗访,记者发现,所谓的密码根本不起作用,同时,没有一个商户的收银员会认真核对签名。这也就意味着在记者的信用卡消费过程中,密码和签名这两种身份验证措施都是形同虚设。
    
     幸亏只是拿着我的卡做了一次体验。看来目前信用卡的安全性的确还不太让人放心。不过还是有一条好消息,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率先采取行动,要求所有的持卡人在pos机上进行消费时,都必须输入重新设定过的新密码。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做法。
    
     工商银行急转弯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这位女士正在办理信用卡。从11月中旬开始,在工行上海市分行新办理的信用卡,都必须设置密码。而上海市原有的45万张牡丹信用卡,仍可以使用已有的密码。”
    
     这是11月11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寄送对账单时向持卡人发出的一份通告,要求在pos机上进行刷卡时,需输入个人密码。同时,还向特约商户发出了一份告知书。授权商户在交易时,不仅要求牡丹卡持卡人输入密码,同时还要查验签名。一旦持卡人遗忘密码或者密码输错,商户有权对信用卡进行压卡处理,向银行确认信息属实后才进行交易,确保牡丹卡持卡人的消费安全。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银行卡业务部总经理洪晓岚:“今年根据整个上海市场的实际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根据相当一部分的持卡人提出的一种要求。我们所做出的为持卡人更多地提供安全用卡,这么一种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提出来的。”
    
     事实上,以前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金额在5万元以上时,才需要输入密码。而现在每笔交易都需要输入密码。洪晓岚表示,这对持卡人来说是一项安全措施,工行上海分行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这项工作了。而信用卡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使用方便,并不只局限于在办卡当地使用。那么,外地的持卡人,到了上海又怎么进行交易呢?
    
     洪晓岚总经理:“如果是北京发放的牡丹卡持卡人,在上海环境当中同样也需要输入密码。”
    
     既然输入密码可以保障持卡人用卡的安全,那为什么工商银行总行并没有在全行系统内推行这项措施,仅由上海和武汉两家分行率先实行呢?
    
     洪晓岚总经理:“其实都是向总行进行报告和备案的。”
    
     对于上海和武汉分行的这种做法,记者多次向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进行求证。他们表示不愿就此事发表看法。但牡丹卡信用中心工作人员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明确表示,目前签名信用卡还是比较安全的,因此并不需要再输入密码。
    
     看到刚才的这起案子,虽然只是信用卡被盗案中的一个特例,但足以让每一个像我这样用信用卡的人,感到担心。难道我们用的信用卡,真的像片中看到的那样,不需要什么认证手段吗?信用卡里可以透支的那些钱,到底有没有安全保障呢?
    
     我们了解到,此前工行总行曾对一些媒体表示,在公共场合,即使用密码,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工行总行和它的上海分行虽是一家人,但对信用卡究竟用密码还是用签名,却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局面其实不足为奇,今年以来,在整个银行界,这场争论一直存在。
    
     银行的选择
    
     2003年对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是信用卡业务的提速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广东发展银行,都纷纷在信用卡上推出大手笔。但是,谁也意料不到,一场关于“究竟是要签名还是要密码”的争论会掀起如此大波澜。面对市场上不同的声音,各家银行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深圳发展银行自称是国内首个在信用卡上采用密码加密的发卡银行。该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蒋永军介绍说,2002年8月,他们在一开始推出信用卡业务的时候,就给客户提供了签名和密码两种交易认证方式。
    
     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蒋永军:“我们就是没有强迫客户,你一定要使用密码或者使用签名,是尊重客户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客户申请的时候,首先是请客户选择你在商户消费时,是使用密码还是使用签名。”
    
     面对银行提供的两种交易认证方式,98%以上的客户选择了密码输入,虽然客户承认,实际中还从未遇到过冒用签名进行欺诈的案例,但是输入密码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
    
     2002年12月29日,当上海银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时,他们沿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只需签名认证的做法。但是从今年6月开始,他们启动了一项名为“信用卡密码的客户化改造”计划。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赵刚:“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客户提出了这样一种需要。同时我们也在此之前,作过一定的市场调查,我们就了解到有将近90%的客户有这样的需求。”
    
     在数据处理中心,副主任王衍新告诉记者,仅仅变更信用卡数据处理系统程序就增加了7%到8%的成本,这其中涉及的人力成本更是无法估量。而据负责整个计划的总经理助理赵刚介绍,围绕密码信用卡的启动,整个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都面临再造。
    
     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投入精力最多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与16万张信用卡的持卡人一一完成密码的重新确认。赵刚坦言,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对于一家本地城市银行来说就意味着信用卡发行成本的提高,上海银行愿意做这样一件事情正是基于对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良好预期。
    
     招商银行在这场信用卡密码、签名之争中表现得出奇冷静。招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经理陈耿昭一方面表示他们暂时不会考虑在信用卡消费交易中使用密码,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招行正在密切关注业内的这场争论和客户的普遍反应。
    
     陈耿昭认为,解决信用卡交易安全的关键并不在设不设密码上。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陈耿钊:“其实不管是密码信用卡或者是签名信用卡,甚至以后的ic卡信用卡。不管哪一种产品最终最重要的,还是背后必须有一套很完善的体系,维护用卡的安全让持卡人很放心地用卡,这才是最重要的。”
    
     招商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服务人员:“我们这边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想跟你做一下信用卡消费的安全确认服务。请问你今天是否在法国有一笔大约美金8800元的信用卡消费?啊,对。那是你的消费就没有问题了,就跟你确认一下。”
    
     在招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记者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陈耿昭介绍,客服小姐正在遵照信用卡异常交易侦测系统的指令进行交易确认的服务。
    
     陈耿钊:“包括有一些就会根据持卡人的习惯,比如说这个人平时只是吃吃饭,或者到百货商店去购物,那突然间会出现在金店。这个时候这种交易就是非常可疑的异常交易,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马上就跟持卡人确认。”
    
     在陈耿昭看来,只有在24小时实时挂失和异常交易侦测这样完备的后台服务系统的支持下,信用卡的交易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visa亚太区副总裁谈信用卡安全
    
     密码和签名哪个更安全?在国际上,这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从信用卡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是凭签字来认定持卡人的个人信用。但目前,我们的信用机制还不是太健全,在这种状况下,应该做什么选择呢?我们来听听国际信用卡组织和金融专家的意见。
    
     全球最大的支付卡组织——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副总裁熊安平告诉记者,发行信用卡的本意在于提供一种凭信用额度先消费后还款的贷款消费服务,主要目的在于取代现金成为支出的工具,而方便、快捷则是其最鲜明的特点。他认为,有关签名还是密码验证身份的争论,实质就是信用卡交易中风险及责任分担的问题,而这种责任分担则是由发卡银行和持卡人在发卡之初,以合约条款的方式进行约定的。
    
     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副总裁熊安平:“你要问惯例,我可以说没有所谓的一定的惯例。那只是看这个商业银行它在经营的时候它去拿捏这个。就是完全看银行,它在经营的角度愿意把这个风险承担跟持卡人承担到什么程度。”
    
     据visa组织最近两年的实例统计,持卡人遗失银行卡的平均概率为0.038%,即由于银行卡丢失导致的欺诈损失率不到万分之四。如果采取密码验证,其作用也仅仅是降低了这万分之四的风险概率。与此同时,visa的另一统计显示,在所有银行卡欺诈损失中,伪卡损失占68.94%,而遗失卡被盗用造成的损失仅占9.57%。可见,密码使用不当导致伪卡欺诈的潜在威胁远大于遗失卡被盗用的损失。
    
     熊安平:“我觉得不要根据一刀来划,就是说密码比较安全还是签字比较安全。可能今天是密码,明天可能是签名,后天可能变成了指纹。没有人知道。”
    
     熊安平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80%的信用卡消费都是用签名来认证身份的,而采用密码验证的只有不到20%,还有极少数信用卡消费既不用签名也不用密码。他认为,身份验证方式是随着信用环境的变化和责任分担的比例而改变的。
    
     熊安平:“我一直在讲说这个平衡点就是在于方便、快速、安全,还有成本跟收入的这样一个平衡点。然后你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你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做身份的认证。”
    
     那么在现有的环境下,中国的商业银行究竟应该做何选择呢?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谭荣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谭荣华:“就银行机构来说,它究竟是采取两种模式中的哪一种,那是基于它对未来市场的一个判断,和基于它有信心能够承诺支持这种方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企业的行为,那么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必要进行强求的统一。”
    
     密码还是签名,银行可以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过,无论它们最后选择了哪个答案,保障持卡人的安全和权益都应该是不变的承诺。毕竟方便的同时,老百姓图的是一个放心。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