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尴尬美的:徘徊在并购与被购之间

尴尬美的:徘徊在并购与被购之间

  2003年以来,家电行业掀起了一股并购热潮,买家与卖家纷纷闪亮登场,争演主角。因2001年收购家电巨头科龙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格林柯尔再度出手,大张旗鼓地收购了冰箱大户美菱,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制冷企业;另一家电巨头TCL也出手不凡,顺利收购了曾被誉为业界黑马的乐华电子;甚至名不见经传的法国爱科集团,也收购了名噪一时的荣事达。而作为被收购方,美菱、荣事达、乐华等,也基本解决了长期经营不善的问题。买方与卖方的互动和双赢,使人们对这一并购浪潮格外关注。 

  在此次并购热潮中,美的的举动颇耐人寻味—在美菱、荣事达的出售过程中,美的都参与其中,一度与格林柯尔等企业一起,被誉为大买家。而与此同时,业界亦盛传美的曾图谋卖掉其冰箱,并且有不少企业已经打算收购。美的是大买家还是大卖家?业界出现了种种猜测,而美的冰箱本身也处于一种尴尬的状况之中,并购还是出售,同样令美的内部感到踌躇。 

并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美的冰箱创立之初,美的高层就曾对外界宣称,美的自己建厂的可能性非常小。2001年年底美的冰箱初创的时候,主要是采取OEM方式运作,由美的出渠道,东芝出技术。2002年10月9日,美的冰箱从美的空调事业部中独立出来,意味着美的高层欲加快冰箱发展速度。由于自己建厂成本太高,而OEM的方式也不可能走太远,于是,并购便成为美的冰箱的首选方式。 

  在此次家电并购风潮中,美的频频出手,然而结果却总是与并购擦肩而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虽然美的冰箱在行业内目前最多只能算二三流品牌,但美的品牌的综合影响力在家电行业可以说是一流的。为整体品牌考虑,美的的收购对象应该在冰箱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一线品牌一般不会卖,这样,二线品牌便成为美的收购的理想对象。如果能够顺利并购业内的二线品牌,美的冰箱产能将会大大增加,再通过各方面的整合,美的冰箱完全有可能实现进入行业前三名的初期目标。 

  基于以上目的,美的积极投身于此次并购热潮,先是与格林柯尔等争夺美菱,后又传闻其参与收购荣事达、小鸭、小天鹅等,尤其是美菱与荣事达,美的极想将其收归旗下,美的在安徽设立了芜湖生产基地,收购后很容易整合。遗憾的是,在上述争夺过程中,美的都功亏一篑,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必然。 

  美的收购遇挫,与美的集团的整体战略及冰箱行业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美的内部,冰箱并非其主要业务,甚至在初期只是空调事业部下面的一个二级子公司,连独立地位都没有。而如果要收购其他冰箱企业,其启动将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作为被收购对象的二线品牌,很多都是老品牌,在产权、资金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新东家的负担,以冰箱为主业的格林柯尔可以全力投入,美的却不见得可以。这种战略地位与投入的不对等的状况,使美的内部举棋不定。在收购争夺战中,由于美的很多方面都不能放开,使其在并购中多次功败垂成。可以说,美的收购失手,不是输在实力,而是输在决心。而收购的失败,反过来也使美的冰箱的发展更显急迫,这种急迫感,或许会促使美的在下一轮的并购中加快步伐。 



被购:无奈的选择?

  虽然美的否认曾经寻找冰箱买家,但是关于美的冰箱即将被收购的传言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完全有可能是美的的另一种战略安排。 

  美的进入冰箱行业时的目标,是做到国内前三名。目前,美的所有的产品都做到了这一点:美的电风扇是全球第一,洗碗机是全国第一,空调是国内三甲,其他产品也都是行业内前两名。当初美的进入冰箱行业,也是以行业前三名为目标,但是,差不多两年过去了,美的冰箱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业绩,虽然美的以三年为期,但其肯定不希望真的需要三年,在美的的其他产品领域,很多产品并没有用三年的时间达标,例如,美的微波炉一年之内就跃升为行业第二名。对于美的冰箱来说,表面上还有一年时间,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其年销量不足40万台,而国内冰箱业前四名的海尔、新飞、科龙、美菱销量都在100万台以上。按照美的冰箱的发展目标,进入冰箱行业三年后其销量至少要达到150万台,在拼掉国内强势对手之外,还要面临西门子、伊莱克斯等国外品牌的竞争。而现在这个目标看来非常遥远。假设美的冰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必将对美的的经营信心造成不小的冲击。与其到时尴尬,还不如及早出手,这种想法对于美的来说,似乎也颇有道理。 

  从美的近期的动态中,也能为卖掉冰箱找到理由。在7月召开的美的高层会议上,美的总裁何享健表示要进军汽车行业,并将今后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汽车行业,缩减家电领域的投入。另外,近年来由于家电普遍降价,美的主业空调的利润也大受影响。这样的大背景下,让美的继续在“半成品”的冰箱上投入巨资,恐怕不太现实。而这一因素,也决定了美的冰箱和其他系列产品不一样,它在美的内部是先天不足的孩子;相反,卖掉冰箱,则有很大的可能。一方面可以减少投入,将资本集中在主业和新产业汽车上,同时避免被其拖住;另一方面,凭借美的的招牌,冰箱卖出去后,收入应当比较可观。权衡利弊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卖掉冰箱,绝对不是美的一时冲动,而是筹谋已久。 

  不过,想买不容易,想卖同样让美的伤透脑筋。而伤脑筋的原因,不是因为美的冰箱不值钱,卖不出去。相反,恰恰因为它太值钱。为什么这样讲呢?据笔者推测,美的的顾虑主要有两点,其一,卖给冰箱行业的领导性品牌,但是担心其成为没有奶的孩子,在外面遭白眼,最终还是要丢生母的脸面;其二,卖给冰箱行业的二线甚至三线品牌,这样,美的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是,美的作为家电行业一线综合性品牌,卖给二线品牌就会对自身品牌产生损害,从而造成美的品牌的整体性贬值。 



徘徊背后的冰山:变革的危机

  发之于内,必形之于外,美的在冰箱事业上的举棋不定,实际上反应了其整体战略的滞后,企业危机已经初步显现,美的冰箱只不过是企业危机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近年来,家电行业利润整体下降,同时,国外家电企业也加强了在华业务,特别是伊莱克斯、西门子、LG等,已经占了国内市场不少份额,加之其在华的多年本土化进程,与国内家电企业在营销方面的差距愈来愈小—这些,都使家电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情况下,很多国内家电企业企图寻找新的出路,美的在两年前上马冰箱,应该也是基于此种考虑,然而,美的近期的动作,似乎否定了自己两年前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近期,美的表示,要逐步转向汽车等行业,这表明,美的认为出路在于家电行业以外,而两年前涉入冰箱业,实际上还是在家电行业内部找出路。当初,美的本来想以冰箱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到现在,冰箱自己也得找出路。可以说,美的当初进入冰箱业,实际上并没有考虑成熟,或者说已经滞后于美的的发展现状,现在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为时已晚。美的冰箱已经成为一大负担,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美的冰箱的问题,也凸显出美的内部管理整合能力滞后于组织变革,出现了无序和失控的现象。近年来,以变著称的美的加快了变革的步伐,去年美的将家庭电器事业部一分为四,随后,冰箱也从空调事业部分离出来;去年底,洗碗机公司从厨具事业部独立;而今年7月,美的再度分孽,将厨具事业部一分为三。短时间内如此猛烈的变革,使美的来不及完成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组织流程、业务重组等方面的同步调整,出现了外部变革与内部管理脱节的矛盾,从而使美的在决策方面的流畅性大打折扣。 

  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同样,并购还是寻求被购,对于美的冰箱来说也是一个问题。或许,等美的完成战略调整和组织变革,一切都会清晰起来,但这个过程到底要多久,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纵使一念之间,也是瞬息万变,早做决断,才能赢得时机。

  原载:《电器制造商》第9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