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故事 - 肖国庆:每次窒息前找准新的出气口

肖国庆:每次窒息前找准新的出气口

       “要在一个浪涛越来越大的海域中安全游泳,并在与风浪的搏击中最终取胜,关键是要在每次窒息前找准新的出气口。”在农村长大、喜爱游泳的肖国庆如此“别致”地表达出他感悟最深的创业体验。     38岁的肖国庆是新华投资集团副总裁、新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是拥有近10万名学生、3000多名员工的大型民办教育机构的领军人物。但十几年前刚创业时,他只是一个小电脑培训部的负责人,在别人眼中是只有几杆破枪的“游击队”。     就在这十几年间,肖国庆和他的创业团队奇迹般地实现了从“小舢板”到“大型联合舰队”的跨越。首先在安徽这个经济并不发达但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扎根,然后逐步开花结果,向全国挺进。     困惑:起步之后怎么办     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肖国庆对当年创业起步阶段艰难的记忆已经不太深刻了,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却是不断迎面而来的“起步之后怎么办”的困惑。     肖国庆说,对立志创业的人来说,能发现一些市场的空间当然重要,因为这是起步做事的基础,但最重要的是发展到一个阶段以后,也就是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之后,当天然的惯性让你产生满足、疲倦、等待、观望、懈怠、退却,并最终让你有可能在新的风口浪尖中窒息时,你能不能作好新的准备,能不能通过努力发现可以呼吸更新鲜空气的地方。     新华教育集团的创业最早从简单的短期电脑培训开始。在1988年的时候,能办起这样的培训班,本身就不易。那个时候很多高校连电脑专业都没有,而社会上已经有了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火一点着,很快就旺起来”,六七岁的小学生能和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一同挤进教室,成为培训班的“同学”,那个发展势头的确让人兴奋。     肖国庆告诉记者,当初一起干相同行当的,很多在几年前还在干着与10年前差不多的事情,因为小富即安,捧着一碗安稳饭可以吃上个十年八年。但肖国庆和他的创业团队在红火了两年之后就提前居安思危,因为市场化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你不发展,永远就只是个“小虾”,就会被别人扼住喉咙,窒息乃至死亡。     突破:从别人眼中的笑话开始     突破点是从在街头、在乡村散发市场问卷开始的。     新“出气口”的最佳地点在哪里,创业团队内部争论很大,特别是要把视野一下子拓展到农村,前景究竟如何,的确会让人打个大大的问号。肖国庆至今还记得,当他们准备一下子租下能容纳近千人学习、食宿的新办学地点,准备大干一场时,许多人都劝他们,还是稳一点好,培训班能办到上千人,那是笑话。     但这一群理智的创业人第一相信现实,第二相信自己。     几万份回收的问卷让他们信心大增,小平同志的一句“电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更让他们平添底气。他们在城乡两条战线双管齐下,做大蛋糕。     在农村,乡镇企业开始红火,急需一大批掌握实用知识、技能的管理、营销人才,乡镇干部培训班就这样开班了。     在城市,大批待业青年需要掌握实用的、过硬的本领,新华电脑学校四处请来专家,整合当时最新的知识模块,拿出了自己的主打服务产品———一年制高级文秘班和电脑全能班。这一招使他们从众多的短训班中脱颖而出,并在“无意”中突破了市场营销理念中“如何留住客人”的困惑,以时间更长的培训产品延长了服务链,增强了社会服务功能。自然,收益也上了新台阶。     为了使精心打造的培训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新华电脑学校破天荒地首次在电视台、广播电台花费巨资做广告,还包下了电台的专门时段,每天开设30分钟的“电脑知识热线讲座”,使众多回乡知识青年一下子找到了知音。     出气口:不断刷新的主打项目     肖国庆通过艰辛的创业感悟出,所谓的“寻找新出气口”,实际上就是不断变换“主打产品”,使之领先于市场潮流,或至少是与市场发展的最新、最高需求相吻合。     一年制的电脑全能班红火了5年后,新华电脑教育基本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当一年制班在社会上开始普遍流行的时候,理智的新华创业团队又开始寻找新的市场。     他们还是坚持搞踏踏实实的市场调研。结果发现,随着农村学员比例的逐步增加,与几年前纯粹的“要技术”相比,“要工作”的需求已经上升为第一需求,甚至是最终需求。能否真正让学成者捧上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是办学能否更上台阶并真正具有长久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根本。     到市场大潮涌动最剧烈的地方去寻找问题的答案。1995年,作为新华教育集团前身的新华电脑学校,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市场高地”挂出了“学生就业办公室”的招牌,令许多用人单位眼睛一亮。     肖国庆说,挂出这个招牌,并不像现在说说这么容易。在当时,设立这样的机构,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从创业团队中挑选的最精干的人员能否担当这个重任,不惜血本的投入,会不会打水漂,都是疑问。要知道光在深圳一地,一年预算最多的就要500万元。     事实证明,看准了“出气口”,就要勇敢地、毫不犹豫地游过去,那里必定有新的生机。历时一年、范围涉及近千家各类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让新华人摸准了人才市场的脉搏。     处于内地的新华电脑学校与珠三角的接轨,立即迸发出连环效应———新华的办学实力让众多用人单位很快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不断为办学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并越来越多地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办学行动,修正本来可能不太准确的培训目标和实用价值有限的课程设置,让新华电脑学校从那时开始就享受到“订单式教育”的成功喜悦———很多新华的学员未出校门就已拥有工作岗位。新华学员的就业半径,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渤海经济圈,扩张发展思路始终紧紧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大势合拍。     正是在这些运作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作为民办教育机构,新华教育集团在安徽省乃至全国较早作出“保推荐就业”的办学承诺。     100%就业率最大的保障是首先要产品过硬,而过硬的产品不能靠急功近利造就出来。正是这一被市场竞争强化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了新华人领先一步的“学习观”,并在这一观念引导下诞生了从一年半到两年、乃至最长时间为3年的服务产品,使新华人将培训、学习与多种层次的就业更紧密结合,搭建和发掘出更系统、更全面、更实用的电脑应用知识技能体系,使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专业化培训成为新华集团新的“主打”。     进一步门庭,添一分春色。为了预防因就业问题而“窒息”,新华人在及时走出去之后,又为更大的腾飞预备了新动力。他们发现,在江西、湖南、江苏、四川,在社会急需的许多人才培训领域,新华集团已经拥有从观念到实际运作层面的许多优势,输出在合肥“根据地”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已经是“箭在弦上”。     从1997年开始,让新华教育品牌走向全国的战略规划在新华集团正式确立,他们开始走出安徽,到外面的世界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从那时到现在,新华集团已经在全国18个省市实现了实质性扩张,他们买下了房产,购置了设备,实现了在当地的高水准进入,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新华教育”从地方品牌到全国品牌的跨跃。目前新华教育集团在全国的22个分校,都是当地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社会办学机构。     跨越:在一次次“窒息”后重生     1999年,肖国庆又进一步大胆提出,要在中国IT教育领域创立新华教育的品牌。新华集团依托新华电脑学院,开始筹备自有的研发中心,广揽国内一流人才,建立属于新华的专家团队和有实战经验的来自企业界的高级工程人才,把与市场和新技术发展紧密结合的IT教育新课程、新教材的研发,作为集团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由新华教育集团研发、出版的新教材已有20多套,被包括众多公办高校在内的国内许多教育培训机构选用,总发行量已达40万册。肖国庆告诉记者:选用我们的教材,就意味着我们确立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得到认可。     正是在此基础上,2000年,当新华教育集团成了众多国际著名公司和培训机构主动争取合作的对象之时,肖国庆和他的创业团队大胆提出要力创“中国IT教育第一品牌”。在肖国庆看来,具有全国性影响的IT教育品牌,国内为数不多,谁能领先一步实现跨越,谁就会在未来的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为社会有更多奉献的同时获得更大回报。     “第一品牌”的真正内涵有哪些———更系统的行业标准?更规范的教学评估?更科学的就业指导系统建设?更动态的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机制?在市场大潮中搏击多年身手依然矫健的肖国庆,眼下又被这些新的问题困扰着。(摄影刘兵生)
创业故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故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