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转型期员工心理障碍表现(二)

转型期员工心理障碍表现(二)

     员工心理障碍可能引发的后果
    
     所谓心理障碍,实际上就是“想不通”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对来自外界的变化和信息“想不通”的时候,心理就会产生脱离正常状态的变化,出现某种负面的心理状态。长期“想不通”,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消除,就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目前,在员工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或不良情绪:
    
     焦虑。焦虑是由于对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包括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由于职业安全危机感,使不少员工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从而产生焦虑。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减员增效措施出台前后,甚至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或企业(包括车间)更换领导时,不少员工都会产生这样的焦虑。焦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焦虑不仅影响员工心理和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影响生产,引发安全或质量事故。
    
     抑郁。焦虑可能是短期现象,而焦虑的原因没有消除,就可能变为抑郁。抑郁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其大脑代谢、激素水平以及心脏功能都在起变化。严重者被认为患上抑郁症,表现为严重失眠、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苦闷、没有激情,有的还酗酒、吸毒,甚至自杀。抑郁也可能是因挫折造成的,强烈的挫折感很可能引起抑郁。员工的“主人地位”失落,没有找准自己新的位置,且又面临职业危机的收入危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相当大。
    
     紧张。经过改革,如今的员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且不说竞争上岗,即使上了岗,如果技术能力不如人,或者体能不如人,劳动业绩比别人落后,按照现行的分配方法,就可能比别人少收入。激烈的竞争促使员工紧张。从心理学考虑,适度的紧张是在劳动积极作用下出现的正常工作状态,是顺利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分紧张就会使人心跳过速、组织智力活动吃力、动作失调,甚至出现浑身颤抖等难以自抑的现象。这样,对工作肯定是不利的,很可能引发安全或质量事故。
    
     冲动。任何人都有冲动的时候,但一般人都把冲动控制在一定范围。长期积蓄于内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正常的或无害的发泄,一旦冲动起来,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转型期的员工不但心理压力加大,而且负面情绪积蓄,加上企业未能够采取措施帮其进行消解,一个小事件很可能引起员工的冲动。负面情绪引发的冲动,很可能使员工产生过激行为,其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打人、杀人、绑架、盗窃、爆炸之类。如果说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员工自己对自己施加的惩罚,那么冲动就可能是员工对外部环境进行的反抗。
    
     员工的不健康心理现象或种种不良情绪,其产生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家庭和员工本人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近年来,企业中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甚至演化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如果不采取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员工在转型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不能引导员工将不良情绪化解,必将动摇我们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甚至引起骚乱。
    
     其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影响。企业的主体毕竟是员工,员工对企业不满,不管企业采用怎样的高压政策,员工总是会找到相应的方法来发泄的,例如拿产品出气,拿设备出气。员工没有积极性,企业的改革也好,经营也好,都会受到严重制约。一项活动,你可以强迫员工参加,但他的心却始终在“外”,你有什么办法?
    
     再次,是对员工家庭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因为下岗之类原因,近年来员工离婚案增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员工下岗,给不少家庭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使不少员工家庭处于绝对贫困的境地,缺吃少穿,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至于夫妻争吵、家庭经济纠纷之类的现象,人们已经司空见惯。
    
     最后,是对员工本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在相当多的企业里,员工中心理疾病增多,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甚至逐渐被抛向社会的边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