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方便”厕所造出一段财富传奇

“方便”厕所造出一段财富传奇

  2001年,曾经在股市赔了个精光的施伟东开始涉足环保型厕所行业,不仅解决了南京等10多个城市成千上万人如厕难的问题,而且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再次跻身百万富翁之列。

  “十几年前,我被一些朋友称为‘股市大亨’,手里的资金曾达600万,但后来因转向投资失误,沦为赤贫一族。还好现在我的新生意又有了点模样……”谈起自己的经历,施伟东对自己曾经的失败仍留有一丝遗憾,同时也感觉他对现在的企业经营慎重了许多。其实他现在的成就比以前最好的时候还要翻上几番。

  方便难 引出创业起点

  施伟东是上海人,上海大学冶金系毕业的他,在工作后不久就迷上了炒股,且屡战屡胜,700元起动金一度“膨胀”到近600万元。他索性辞去了工作,专事炒股。可股市风云变幻,1993年,施伟东彻底被熊市套牢,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退潮”至不足10万元。他含泪退出股市,离开上海,来到南京。施伟东渴望着东山再起,但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好呢?他苦思冥想,始终摸不着头绪。

  时间很快到了2000年,7月的一天上午,施伟东独自走在汉中路上。不巧的是早晨豆浆喝多了,迫切需要找个公厕方便一下。可路两旁哪有什么厕所,附近又没有大商场和医院。于是,他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钻进车里。的哥问他去哪里,他大声地告诉的哥:“哪里有厕所,就往哪里开!”几分钟后,的士开进了一个车站,施伟东这才如释重负。回来的路上,他反复考虑着几个问题:南京的大街上,每天尿急的人有多少呢?能不能生产一种装置,让尿急到处找厕所的人就地解决呢?

  施伟东边走边不停地向路人打听附近哪里有公共厕所,大家都摇头。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公共厕所的密度,施伟东决定“环游南京”,调查南京市公共厕所的分布情况。

  独自骑着自行车,施伟东一共跑了120多家公厕,并在地图上标出大致位置。看着这张分布图,他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南京的公厕与城市人口及密度相比,数量太少,分布极不合理,而且基本都是那种老式的厕所。“我的机会来了!”施伟东断定这里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细考察 认准厕所投资

  有了投资方向,施伟东有针对性地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公共厕所都严重缺乏,仅北京就缺少6000座公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厕已变成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去公厕方便,不是受罪,而是“美的享受”。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施伟东还了解到:城市公厕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流动人群,主要包括政务或商务人员、外来或本地的休闲人员。政务、商务人员工作节奏很快,有厕所时忘了方便,无厕所时也许急于解决;休闲人员本身是休闲的,但往往因内急而变得不休闲,往往就成了旮旯的主要“污染源”。

  “一个朋友告诉我,在德国柏林,漂亮的移动公厕被称为‘城市家具’。而南京当时还没有一座像样的移动公厕。我由此就想: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流动人口的日渐增多,政府大力倡导环保意识,开发移动公厕肯定是不错的选择。市场容量大,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回报率自然较高。另外,做移动公厕与公益事业相关,社会关注度较高,媒体肯定追着报道,广告费可以省不少,企业知名度能很快提高。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张旗鼓地进行品牌运作了,甚至尝试大规模的资本运作也不是不可能。”言谈之中,施伟东俨然一位公厕行家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施伟东又跑到环保局、南京大学等单位和名牌高校请教专家学者。这下他可放心了,权威的数据让他吃下了定心丸:中国移动公厕,相当保守的估计,至少有500亿元的市场容量。仅南京市现阶段,就需要摆上500座以上的移动公厕。一座移动公厕,成本价约35000元,出售价50000元;如租赁经营,年租金收入不少于12000元,3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但生产企业严重缺乏,500亿的市场连1/5都没有满足,因此投资机会很大。

  “市场前景是有了,但我究竟能不能干呢?恰好当时我听说一项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市政公用事业的政策即将出台,我就觉得有希望了。”为了进一步考察这门生意的可行性,施伟东又专门到市政府、规划局、发改委等部门问了一大圈,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只要产品好,市里保证给你一路绿灯放行。”事不宜迟,在一个铁杆朋友的帮助下,施伟东开始筹集资金,准备大干一场。

  出产品 公厕摆上街头

  2001年1月,施伟东在南京注册成立了协力环保科技公司,一个资金实力100余万元的小企业承载起了施伟东新一轮的创业希望。

  根据之前的市场调查,他选择了移动式、多功能、环保型公厕作为主营方向。这些公厕外壳的制作对于冶金专业出身的他不成问题,但排泄物如何处理呢?开始,施伟东想到了化学分解的方法,他去专利局查询相关的专利,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在回来的公交车上,他前面座位上有个妇女要呕吐,将头伸到车窗外,同座位的乘客迅速从包里拿出一只塑料袋塞进她的手里,她对着塑料袋呕吐起来。施伟东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我的难题解决了!”

  “公厕一贯是大家不屑一顾、上不了台面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空白点,研究的人寥寥无几。其实科技含量不是太高,我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容易深入进去。”充满信心的施伟东经过一周紧锣密鼓地设计,带上环保公厕的设计图纸及全套方案,请教了有关专家,他们为之拍案叫绝。

  施伟东觉得成功正在向自己招手。他在江宁区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厂房,添置了生产设备,招聘了近20名技术人员,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移动公厕的开发、研制工作,使久久盘踞在自己脑海里的移动公厕更加完善、合理。办厂的日子里,施伟东每天24小时吃住在厂里,对酝酿中的移动公厕痴迷不已。

  2001年3月,第一批8座移动公厕生产出来后,施伟东取得南京市市容局、文化旅游局有关部门的批文,将公厕摆放在雨花台、中山陵等旅游景点,安排手下的员工值守。他亲自守候其中的一座,但每天只有少数人进去方便。每月收入连一个人的工资也赚不回来。他知道,环保公厕是个新生事物,人们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专门给各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发现了它,立马向各大报社、电视台的记者报料,记者纷纷前来采访。一时间,与环保公厕有关的新闻陆续见诸媒体。这下,环保公厕生意不再冷淡了。月底一盘算,每座公厕净赚2000余元。

  “开局虽然不错,但这样小打小闹地经营不是办法,单靠自己公司的几个人管理公厕,根本就没那么多精力,更何谈做大呢?”施伟东在有了产品之后又开始琢磨怎么让公厕产生更大的效益了。

  勤研发 出租撬动市场

  为做大环保公厕市场,施伟东决定先期采用承租经营的方式,借外力以撬动的市场。2002年7月,施伟东取得了政府批文后,当即选择了南京的一家报纸,打出招商广告。他的定位很明确,环保公厕很适合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当年底,施伟东一下子在南京的各大闹市区和风景区安置了近50座移动厕所进行出租摆放经营,这在全国也属首创,并且是最大的。他专门租给下岗职工经营,根据公厕所处地段的不同,每月收取500-1000元的租金。政府支持,报名者也相当踊跃,不到一周就全部承租一空。效果也出来了,稍繁华的地段,一天总要出现几次排队如厕的景观,以至于每天要清理8大桶排泄物。每人方便一次,收费1元,这批近50座公厕每月的如厕费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租他厕所的人收益颇丰,他也看到了做大市场的希望。

  在首战告捷的基础上,施伟东腾出手来带领手下的技术骨干,专门开发新产品,丰富移动公厕的内涵。短短一年间,他相继取得了23项国家专利,其中有5项是施伟东自己研究出来的,例如尿粪分离式坐便器、尿粪袋装充气式公共厕所、火车无害化公厕、可产生有机肥的生态公厕,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可产生有机肥的生态公厕,尤其令人叫绝,对排泄物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后,打入专用箱包,在恒温场所放置两三个月后,即成高质量的有机肥,出售给花农,每公斤2元,且供不应求。尿粪袋装充气式公共厕所作为旅行公厕,只有几十斤重,特别适合野外活动使用。

  善推广 壮大势不可挡

  毕竟在商场有近十年的精力,耳濡目染之中也积累了不少生意经。在摆放式经营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施伟东打算跑跑南京以外的城市,向那里的车站码头、医院、政府环保部门销售移动公厕,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实现资金迅速回笼。

  开始跑了几个城市,有了几个小的订单。欣喜之余,施伟东还是感觉到了一丝隐忧。“我总这样跑来跑去不是办法,耗费精力太多不说,效率也很低。而且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产品的售后服务就很难保证了。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在外地建分支机构,但花费还不能大,毕竟公司的资金还很有限。”方法又被施伟东琢磨出来了,他借鉴了承包经营成功的经验,决定在各地招收类似加盟商的分公司。这些人需要有50万的资金,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建分公司。这样一来既可以改变零散经营管理难、花费多的问题,提高地方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又可以很好的解决生产资金问题。

  很快,来自海口、成都、青岛、马鞍山等10多个城市的近百名投资商,慕名找上门要求推广施伟东的移动公厕。一年不到,施伟东已生产出1000余座环保公厕,全部销售一空,其中海南省各大公园、繁华地段全部安装这种移动公厕。非典期间,全国各地各大医院为防止病员交叉感染,纷纷向施伟东订购移动公厕。他的厂里每天24小时抢着生产,还无法完成订单,不得不吸纳了3个联营分厂,专门生产公厕外壳。

  此外,他还想出了一条增加收入的道——在公厕上装广告牌或灯箱。用施伟东的话说:“公厕外墙空着也是空着,我也总感觉缺点什么。一次,有人在我的公厕上贴了张小广告给了我启发——这么大块地方做广告多好啊!既美化了环境,又有钱赚,工商部门的许可证很顺利地就拿下来了。没想到这一招一下就为一座公厕增加了5万元左右的年收入。”
 
  2003年的一天,施伟东在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的时候以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中东的询价邮件。“我想都没想到我的公厕这么快就有了赚外汇的机会。我当即就回了信,而且很快我们就成交了。首批他们定了几十座进行试销,直到现在我们还一直保持着联系。就是这笔生意提醒了我,我们的公厕还有个大市场,而且我对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有信心。”施伟东谈起自己的第一笔外贸生意仍激动不已。后来,他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发国外市场,并且在产品的检测环节中又加入了国际标准质量认证这一环。

  如今,施伟东已将他的公厕打入了全国30座大城市,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并成功将触首伸到了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企业资产已经达到4600万元。最令他自豪的是,“神州五号”的地面指挥车都装上了他的厕所。

  为了将环保厕所这一全新的理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施伟东在百忙中积极研究“公厕文化与城市文明”这一课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首肯。2004年4月,他还在首届中国城市公厕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施伟东最终的目标是让环保公厕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