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求职指南 - “海归”就业应注意什么

“海归”就业应注意什么


  定位模糊影响就业

据上海外服新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麻亚炜介绍,“海归”沦为“海待”,缘于对自己的求职定位不清晰,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国时期望值很高,认为花了那么多钱,吃了那么多苦,回来一定要“物有所值”;二是他们对国内的形势不是很了解。国内变化太快,国内外的环境差异又很大,别看只是出去短短几年,“海归”回国后往往需要半年时间来适应,在这段时间里不太容易找准定位。

对“海归”来说,求职心态非常重要。一些“海归”能力不佳,在待遇上却互相攀比,开口就是月薪过万,一不乐意就跳槽走人,丝毫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感受,这使得本来需要“海归”的企业望而却步;有的“海归”盲目自大,不把本土人才放在眼里,企业担心“招来女婿气走儿”,在本土人才与“海归”出现激烈矛盾时,一般也会选择放弃“海归”。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专家徐小平认为,“海归”在求职时自身定位较为模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海归”在求职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甚至在面试时对用人单位表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通常将职业定位在“学什么做什么”,反倒比较明确;倒是出国留学之前有过工作经验的“海归”定位模糊的情况比较多。

二是“海归”看不清自己的实际水平,自恃是“海归”,就乱开价。徐小平曾经为一位留学法国3年的“海归”进行人才测评,发现他几乎不会法语,英语也只相当于国内本科一年级的水平,语言水平尚且如此,更不要谈别的什么本事了。目前这种去国外读1年硕士课程、毫无工作经验的小“海归”要价月薪七八千元的情况很多,导致众多人事经理拒绝给他们面试机会。

就中国职场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不是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但很多“海归”都盯住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又“一窝蜂”地往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公司里挤,求职又怎么会不难?

因此,“海归”不要紧盯大城市不放。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往往更能让“海归”一展身手。在大河里做一条小鱼,还是在小河里做一条大鱼,这也是很多“海归”经常要面临的选择。不要一味追求高职、名企,相对合理的企业和职位能提供更宽广的舞台,让“海归”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海归”求职五原则

1、准确定位 在准备回国前,一定要多做研究,通过网络或朋友了解国内情况,随时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搞清楚国内市场上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雇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自己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现在国内的雇主越来越挑剔,非常看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所以“海归”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2、突出职业目标 人事经理看“海归”简历时首先会关注其职业目标,看应聘人对自己和市场是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否能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

此外,简历中的关键词也很重要。简历中出现与职位需求相关的字句,人事经理才会有兴趣继续花时间看你工作业绩、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等。有些“海归”或是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或是不想把自己的目标范围限定太死,在简历上要么不慎职业目标;要么罗列四五个有意向的职位,任雇主挑选。让人事经理觉得求职者仅是想试试运气。

3、自信很重要 回国找工作不能一味谦虚,应多表现出一份自信。可以用这样的话描述自己:我深信我的背景、经验和技能都将大大有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4、成为复合型人才 加入世贸,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资企业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渗透到高科技、无线通讯、医药、汽车、金融、保险、银行、教育等各个领域。因此国内需要大量懂技术、管理,英语突出的复合型人才,“海归”应在这些方面着力打造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5、关注行业动态 “海归”应多留心经济信息,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或新成立分支公司的情况。要多关心新兴的,或者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公司,而不是那些非常知名,在管理方面已比较成熟、定型的公司。例如摩托罗拉在中国已发展了10多年,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方面都已相当成熟。尽管它也在不断投资,开发新产品、新市场,也仍有机会,但相对来说,机会就不是很多。此外,“海归”还要看自己的专长。对于搞市场销售的人来说,除非对国内的市场有很深的理解,有销售渠道,否则与本土人才竞争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网络]
求职指南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求职指南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