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中国的咨询公司缘何难以长大

中国的咨询公司缘何难以长大

咨询业在中国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初,90年代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程。到目前为止,在国内注册的咨询公司早已超过万家,可以这么说,中国咨询公司的数量增长是迅猛的,发展势头也是强劲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咨询企业不到2、3年就开始夭折,幸存下来的也是勉强维持生计,甚至更多的打着咨询旗号到处“乞讨”的企业比比皆是,有分析人士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并提出了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上咨询行业必须讨论的日程表了,那就是中国的咨询公司缘何难以长大?有统计表明,如果国内一家新注册的咨询企业,它的业务量不是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它很可能就要死掉。

  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一名优秀的咨询顾问,有一整套前卫的咨询技术、研究方法或者任何其它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要使企业不断地长大,最关键的问题是企业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而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你必须去雇佣更多的人,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旦存在你脑海中的一套“智慧”被别人所掌握,可能鉴于目前咨询业的进入门槛太低,他们很可能就会另立门户,离你而去,并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这并非中国咨询业特有的现象,现在中国的中小型知识型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于是,有人大呼“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呼吁中国的咨询业到了应该考虑如何有效进行“知识管理”的时候了。事实上,知识管理不仅在咨询业,对于所有其它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变革,可是,有人不禁会问:“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的企业就一定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吗?笔者认为,核心的问题不在这里,重要的是,中国长期以来无形产权保护的制度缺乏以及咨询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制约了中国知识型企业的发展速度。



无形产权保护

  中国咨询公司的数量每年都在快速的增长,而真正做大做强的却不多见。有专家认为,行业竞争的加剧、社会信用的降低是中国咨询业目前出现“贫血症”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得行业竞争加剧而社会信用也出现不断下降了呢?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其实行业竞争和社会信用并不是目前中国咨询业举步维艰的内在原因。如何培育社会信用,很显然,加强行业自律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谈及无形产权的保护。一个处于高级职位的年轻经理人,为什么要“背叛”他的老板而拉出去自己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掌握了原聘企业的无形产权,而这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们才有可能携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维持的“客户关系”、建立的“合作伙伴”去另立潮头,成为原有企业的竞争者,久而久之,中国咨询公司的数量也就自然多了,而市场的发展速度却远不及咨询公司数量的增长,很多的咨询企业很快就会死掉也就成为必然。

  现在谈论比较多的是怎样加强无形产权保护的问题。既然现有的法律本身解决不了,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对咨询企业老板的无形产权进行保护?笔者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契约制度和经理人职业道德的培育。有经济学家认为,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是由资本家培养出来的,“正如保姆的职业道德是由家庭主妇培养出来的一样”。可是资本家怎样去培养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在我们看来,这里关键不在于资本家如何去做的问题,如果在社会契约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资本家的任何举措都将无济于事。因此,促进社会契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无形产权的保护,以合约的方式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是立法、行政部门以及整个咨询业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的主要对策之一。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咨询企业的生命。

  一个知识型的企业,它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资金规模、业务规模,更重要的是看它有多少“忠诚”的、高水准的咨询顾问。有调查表明,在国内各行各业中,咨询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流动比率是最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中国咨询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势在必行!长期以来,由于在咨询公司、咨询人员的资格审查方面,国内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其直接的后果是,似乎稍懂一点行业知识的人都可以来搞咨询,大众化的咨询公司甚至多于专业化的行业“高手”,由此而来的是更多“全方位、多层次”的“诊断专家”,他们什么都可以做,跨领域咨询的现象并不少见,于是就出现了咨询公司数量的迅猛增长,然后接踵而至的是大批的企业很快就会死掉。由此看来,中国咨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应该值得业内人士广泛关注,行业规范亟待建立!

  在国外一些咨询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他们对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从业人员只有通过资格审查,并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才能登记注册,政府部门在登记注册和发放资格证书时,都严格限制他们咨询业务领域,以杜绝跨领域咨询的现象,因此他们咨询人员的素质就自然得到了保证,并不是谁都可以来搞咨询?美国著名兰德咨询公司,它的行业专家就占到了全体从业人员的88%,其中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运筹学家合计超过了25%,这样的企业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高素质的经理人对于中国的咨询公司来说不是没有,重要的是如何凝聚一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的问题。有专家认为,有效内部激励制度的建立,是使得雇员们愿意长期效劳于你的企业而不去自立山头或寻找新的雇主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要让员工特别是高层员工在企业有“赌注”,于是产权多元化和合伙制的咨询公司在中国一度成为时尚。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中国很多的企业老板意识不到股权留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企业雇员,哪怕他只拥有很小的一部分“产权”,他对自己的角色将会重新进行诠释,这时候,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职业经理人,更多的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位投资者,于是乎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这时候,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要“背叛”他的老板去重新开始创业或“投奔”其他的雇主,可能不需要2、3年他就会意识到这样做不值得。看来,要使更多的高素质咨询顾问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建立“有机的利益共同体”就会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管理学硕士 零点调查总公司项目经理,多年市场研究与咨询工作经验 在企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资本运营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曾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欢迎探讨:[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