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中国进入“泛价格战”时代

中国进入“泛价格战”时代

  “价格战”是2000年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像医疗服务、医药、汽车、报纸等很多从来没有价格之争的行业都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一个行业内一个厂家价格“跳水”,就会有一群厂家跟着“跳水”,价格战愈演愈激烈。不同行业价格“跳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整个中国市场都弥漫在价格战的硝烟中。随着价格游戏在不同行业的快速扩散,可以说,新千年伊始,中国市场进入了“泛价格战”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特征。 

渠道争夺战与品牌对抗战并存

  中国绝大部分产品定价已经不受行政因素干扰,可以跨越行政区域的地方保护,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寻找。价格战的声音就是不同区域产品竞争的碰撞声。

  这种产品市场全国化的价格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品牌对抗战,市场化比较早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渠道已经布设完毕,产品拥有全国的市场空间,正在用价格杠杆打渠道内的品牌对抗战。另外一种是渠道争夺战,很多企业的产品面临着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的扩张,这种扩张型产品的价格战是在抢夺市场的渠道资源。



价格战被利益之争无限拖期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价格战往往成为强势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有效手段,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有利时机,弱势企业被淘汰后行业会达到一种健康的均衡。

  中国多种形式的价格战表象上看是企业战,但实质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战。很多价格战主力都是地方的重点企业,尽管不赚钱或者亏损,但出于各种非企业化的考虑,当地政府仍想方设法让这样的企业继续经营下去,使得丧失了竞争能力、本应退出行业竞争的企业老是退而不出,行业的供求平衡长时间得不到实现。

  死的死不了,活的活不好,本来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产业整合问题被无限拖期,影响了整个中国市场的效率。让地方政府从企业中退出,企业回到企业的意义上去,这样之后的价格战就会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产品在市场中企业却在市场外

  企业的市场化有两个层面,一是产品的市场化,二是企业本身亦即产权的市场化。产品市场化很容易做到,产品取消计划定价,改由市场定价,一进入市场销售就已经商品化了、市场化了。

  产权的市场化,是指企业的产权可以销售流通,企业找到真正对其资产负责的责任者。国有企业老板的缺位,使国有企业资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使企业产品在市场里,而身体长时间呆在市场外。因此,“泛价格战”时代说明中国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滞后,急需企业产权的市场化改革。



企业停留在买答案式的跟步状态

  中国产业的真正竞争是相同行业的跨国竞争。中国大部分产业都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末端,在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相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正处在赶超时期,而赶超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本的积累,价格战使中国企业消耗的几乎没有什么积蓄。有限的资本,只能向发达国家购买过时的技术“答案”,而没有资本实力去发展自己的“解题能力”(开发新技术)。这样,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之间一直存在着固定的“代差”,而不能逾越,并且“代差”还在进一步扩大。



产能严重过剩外移受阻

  “泛价格战”告诉我们的另外一个信息是,中国很多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这从彩电、空调等家电产品上千万的过剩生产能力可以看到。目前我们产能转移的主要方式只是单一的产品输出,产品输出的利润比国内市场的利润还低。没有国际品牌的低价格销售遭到国际市场的反倾销,因为走不出去而继续在国内打价格战。



企业国际化前提是产权的市场化

  企业的国际化不是单一的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技术、产品、市场等所有要素的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是指企业会按照国际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活,而不管企业身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产权必须彻底地实现市场化,这也是走出去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彩电企业提供给我们的一个无奈的案例。国内市场彩电价格战痛心疾首,国外市场更是触目惊心。在南非市场共有4家中国彩电企业,一家刚刚登陆南非的企业以低于中国电视最低市场价400兰特的超低价格率先挑起价格战,一时间恶战烽火席卷南非,这家企业也是卖一台亏损100多元(人民币),但是他说他要占领市场,其他中国企业只好被动“跳水”。内战外打的战例表明,企业要国际化,它首先必须市场化,要不然,中国的企业走到哪里都不会有资产责任,都会把任何的国际空间变成中国式的价格战战区。



产能输出本质是国际品牌的创建

  我们经常在一些大的电视厂家财年转换时的宣传中看到,他们的出口有多大幅度的增加,但一个欧盟的反倾销,中国企业的沉默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走出去的底细。中国电视对外的出口量没有多少,即使有也是给发达国家的品牌打工。国际品牌产品的价格是物质产品价格加品牌附加值。而我们的产品因为没有国际品牌而没有国际附加值,只有卖低价格的机器,一卖低价格的机器就遭到倾销的指控。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企业是“产品商人”,而国际跨国公司则是“品牌商人”。由此可见,中国产业过剩产能的输出不应该是单一的产品输出,而应该是一个丰富的国际新品牌的建设过程。

  品牌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国际品牌需要国际关系的建立,显然单一的产品是很难担当起国际关系建立的角色的。中国企业应该走跨国公司的路子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从出口产品发展,转变为直接投资、融资,以技术、知识产权等获得利润和市场,把出口转化为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和销售,将丰富的行为,立体化的影响带到国际市场空间中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升级中转移我们升级的产能。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