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无抗奶”风云始末

“无抗奶”风云始末

牛奶行业从来没有象这几个月这样引人瞩目,不管你是奶业从业人员、报媒还是喝奶的 老百姓,大家都在关注着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词——无抗奶。“无抗奶”现象 从今年4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经历了5月观望,6月沸腾,7月制止,8月悄然淡化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无抗奶”现象只是冰山一角,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由“无抗奶”这一切入点,各界对中国的奶业现状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无抗奶”事件爆 发事出有因,“无抗奶”风云最终被压制也是一种无奈的必然。

  在这个事件即将风平浪静时,我们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对这起事件做一个全景综述,在回顾事件中发起人、专家、行业协会、其它厂家等立场态度时候,让我们透过现象表面,探询一下我们到底该反思什么。

“无抗奶”的概念解释

  在回顾这起事件的时候,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无抗奶”这个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名词到底该怎么解释。专家是这样说的,乳牛生病了,在注射药物后,七日内在身体中会残留抗生素。这样在其产出的奶中会含有残留抗生 素。不含抗生素的牛奶,就叫做无抗奶。而抗生素对人体来说犹如双刃剑,长期服用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免疫能力就会下降。

  光明乳业是这样解释的:“无抗奶”就是不含抗生素的牛奶,常年服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使致病菌在人体内产生耐药菌株,一旦得病再使用抗生素就会降低疗效。部分对抗生素敏感的人群还会导致过敏反应,严重的将造成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失调,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而某些厂家则说:所谓“无抗奶”是指含抗生素不超标的牛奶,我们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含量都在国家相关标准的许可范围之内,因此都是“无抗奶”。部份乳品企业则干脆指明:这不过是某些媒体混淆视听,推出的“无抗奶”概念。为此,他们举出了美国奶业关于抗生素的标准:每毫升牛奶中,其含量不得超过0.006国际单位。同时,国际上严禁使用抗生素超标原奶的规定,显然也不是绝对不含抗生素的。

缘起光明

  谈到牛奶,中国大多数电视观众会记住这样一幅画面:蓝天白云,“跳水王子”田亮用 比他在世界大赛上更为完美的动作,轻轻一跃,抓住空中随风飘来,印有“光明”字样的牛奶瓶……自2002年2月田亮出任光明乳业形象代言人以来,这个镜头就开始吸引着 消费者的眼球。同样,在说到“无抗奶”事件,我们的目光不能忽视光明和它的当家人“铁娘子”王佳芬。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在中国乳业响当当的品牌“光明”,是江泽民同志1952年出任上海益民一厂厂长时注册的。从93年开始,光明乳业连续11年全国销量第一,平均年增长30%以上,并且在近几年,光明乳业走出上海,由一个区域强势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领先品牌。当光明站在塔尖许久,面对国内的乳业新环境,他们想到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老大的责任。

  一场风云开始酝酿。4月,上海光明乳业“铁娘子”王佳芬在国家经贸委市场司召集的乳业巨头会上宣称,光明将在上海实现“无抗奶”,并推广“无抗奶”概念。对于为何率先提出“无抗”概念,光明方面表示,光明并没有炒作,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出了“无抗”产品。据称,光明很早就提出了“三保”(保新鲜、保营养、保安全) 的企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消费者承诺其产品全部做到“无抗”。最主要的是,通过集中圈养或集中式挤奶的科学奶源管理、完善的牧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光明完全有实力来兑现自己的承诺。因此,光明不仅能完全做到“无抗”,还将继续将“无抗” 进行到底。



其它乳业巨头的态度

  内蒙古伊利、蒙牛、上海光明、北京三元被业内公认为最有竞争力的“第一阵营”。当上海光明推出无抗奶概念后不久,其它乳业巨头令人寻味地站在各自立场纷纷发话。

  伊立郑俊怀旗帜鲜明地说,“有抗”和“无抗”是一种炒作,业内不要把精力放在炒作概 念、打价格战和互相倾轧上,这对中国乳业发展极其不利。非但不能实现上述目标,相反只能对奶农增收起严重消极作用。

  据伊利的负责人介绍,其实“无抗”对于伊利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作为只是一 个卫生指标的“无抗”,并不能成为高品质牛奶的代名词。就象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一 样,并不是农作物本身具有的,但由于农药的存在,农作物成了次品。因此,在“无抗”的问题上,伊利并不认为有大张旗鼓的必要,只要乳品加工企业在管理上,检测上加强力度,在奶源环节严把收奶关,杜绝”有抗奶”入厂,那么生产出的牛奶产品就是无 抗奶 。 

  其实,早在2001年底,作为中国乳业首批入埠香港的伊利产品,就一次性通过了香港卫 生署的层层检验,其中就包括对残留抗生素含量的检验。看来,伊利“看淡无抗”的确 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当光明对“无抗奶”的宣传气焰日益高涨之时,三元最不服。三元跳出来说:“‘无抗奶’战略的制定,我们比光明更早两三年。”就在许多人皆认为光明先下手炒作占尽了便宜之时,三元老总高青山亲自南下广东推介“无抗奶”,在珠江三角游说经销商。

  据三元介绍,自2000年起,三元每年为推广“无抗奶”要倒掉3000多吨不合格牛 奶。这样的大手笔是我们在中学教材里也看到的经典事例,可以说,为了“无抗奶”, 三元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投入都是巨大的。但如今,“无抗奶”在光明的手里炒得火热,三元不仅得顾着心里的痛,还要抓紧时间亦步亦趋的再推“无抗”概念。  

  为了让抗生素含量符合标准,国外奶业企业都从奶源抓起:给每头牛编号并建立对 应的健康档案,将患病或打针吃药的牛从健康牛群中隔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奶源“无抗”。这是一项艰巨繁琐并且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作,美国每年由于使用抗生素 治疗奶牛疾病而弃奶的损失达20亿美元。业内的人士分析,不仅一般企业很难承受得起,包括三元在内的大企业都不愿拿出这样一大笔钱。

  蒙牛与伊利一样是内蒙古大草原上走出来的企业。1999年,蒙牛从伊利分离出来,这两家兄弟企业有着言说不清的恩怨。不过此次无抗事件,两家的战线是统一的。也许是凭借身处大草原,奶源质量好的优势,推广“草原”概念的蒙牛显得冷静得多。

  有趣的是,据中国消协针对奶制品含有害物质的检测数据表明,抗生素含量最低 的牛奶竟然不是猛打“无抗”牌的光明与三元,却是一直在这场战争中默默无闻的伊 利、蒙牛和另一家企业红星。业界人士分析:对伊利和蒙牛而言,目前只需出“来自大 草原”这张牌,对于所谓的“无抗奶”,坐山观虎斗已足矣。

  让伊利和蒙牛不愿过早趟这趟水的原因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市场。光明与三元不过是一方霸主,欲蚕食全国市场,“无抗奶”是其扩张过程中最近和最好的一个机会。而伊利与蒙牛的市场却早已在全国铺开,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先静观其变,再行定夺也为时未晚。

  紧随这些乳业巨头之后,福建最大的乳品企业——长富宣布只卖“无抗奶”, 南京奶业声称自己的原奶将按“无抗奶”的标准来收购,已经被北京三元收购的上海全佳更是 在自己的DHA牛奶上标明“采用优质无抗生素鲜奶制成”,武汉友芝友自年初开始利用当地国有农场奶牛统一圈养的优势向“无抗”过渡,炒作“无抗奶”概念。各个厂家为了推广无抗奶,吸引消费者眼球,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行业协会的意见

  在4月光明乳业推出“无抗奶”概念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开始保持沉默。直到6月下旬,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开始向有关乳品企业“打招呼”,媒体上的“无抗”报道一度沉寂。然而,不可思议的是,7月17日,权威新闻机构一篇有关“药奶”报道突然重磅出击,使形势陡然逆转,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说:“这给消费者带来空前的恐慌。” 

  宋昆冈说:“这件事开始是国内厂家进行商业炒作,目的不过是打击竞争对手而已,但后来有报道说牛吃药,人吃奶,吃多了甚至致人死命,我看就很夸大其词了。一个人吃一年有抗奶的药物残留还不如打一次抗生素(指青霉素、连霉素等)在体内残留的多少,再说,全国到底有多少奶牛打了抗生素?打了抗生素的奶牛又残留多少药物?这些基本数据目前并没有人调查清楚,媒体随便做这种报道是很不负责任的。” 

  宋昆冈说,有些报道中提到目前国内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和某些外企可以做到“无抗”,那么依据是什么?有些报道还特别提到一些外资乳业品牌,这背后是否有国外大财团支持很难说,而某大学个别接受采访的专家据我们查实是研究兽药的,不排除推广其兽药的商业意图。 

  宋昆冈称,去年初卫生部门曾对市场上135份鲜奶和60份奶粉进行检测,其结果是:135份鲜奶中有30份含残留抗生素,阳性率达22%;60份奶粉中2份有抗生素残留,检出率为3.3%。这说明国内“无抗”乳品所占市场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对于“中国到底有没有厂家做到100%无抗”,宋昆冈开始表示“不好说”,然后又说“100%无抗纯属商业炒作”。他解释说:乳品共有20多个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卫生指标,其中“无抗”指标仅仅是13项卫生指标中的一项而已。1986年国家正式发布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仍然是国家强制性一级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抗生素指标,至今依然有效,而去年10月开始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对鲜乳卫生要求“抗生素不得检出”,但这只是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所以,不能说无抗就是安全的乳品,有抗就是不安全乳品。 

  宋昆冈不能肯定的是,设在国内的外资乳品企业在国内采购原奶是否也坚持无抗,然而业界公认的是,无抗是国外乳品企业采购当地原奶的通用标准,也是乳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那些公开宣称过“无抗”的国内大型乳品企业,一旦让其就100%无抗表态时又有些支支唔唔。那么这场由国内厂家发起的“无抗”风波,是不是为国外同行做了一个免费广告?

  宋昆冈语气沉重地说:“全国有600万头奶牛,1000多家乳品企业,这样的报道出来用意是什么?是想把中国整个乳业整跨还是想打击消费者的信心?我不明白一些厂家和媒体为什么要胡说八道,难道说把中国自己的乳业市场让给国外乳品企业吗?” 

  乱哄哄中,7月31日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协会举行了“有抗奶无抗奶问题”报告会,会议公布的《有抗奶无抗奶报告》向业界表达了两点非常明朗的倾向:一是炒作“无抗”概念没有意义,乳品企业不要再炒了;二是“有抗”依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消费者不必恐慌。不久,中国绝大多数牛奶企业陆续在一份《承诺书》上签字, 其中第四条更加严厉规定“对有欺诈行为(标注无抗,而查处有抗生素残留)的企业向新闻媒体暴光。”于是一场纷争,一场闹剧至少暂时降下了帷幕。



“洗牌”大战的信号

  在全面回顾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让我们深入下去,把“无抗”事件当作中国乳业“洗牌”大战的一个信号,深刻挖掘事件的爆发起因。总的来看,这次事件是和中国乳业这几年大环境急剧变化分不开的,这其中包括资本运作,市场布局重新划分,奶源大战,地盘大战和技术大战等等。

  实际上,中国的乳品需求从奢侈品到大众食品只是近年的事,1990年到2000年中国乳品消费的总量及人均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1990年乳品消费总量为484万吨,人均消费4.4千克;2000年乳品消费总量为962千克,人均消费7.64千克,1990-2000年10年间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5.67%。2000年中国乳品消费快速增长,2000年比1999年消费总量增长15.1%,人均消费增长14%,进入2001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不衰。

  据中国奶业协会的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827万吨,但人均占有量仅为6.4公斤,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欧美达到了300公斤,印度年均用奶都达到了60公斤。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曾经算过一笔账,假如一人一天能喝上一杯200毫升的牛奶,全国牛奶总产量应达到9000万吨,但是现在的产量只是这个数字的十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字难免让人沮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王认为正是这种巨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奶类市场潜力巨大,蕴藏着诱人的商机。中国乳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环保产业,市场巨大。 

  与品牌高度集中的国际乳品市场相比,长久以来,中国的纯奶生产及品牌无不带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不规范,竞争无秩序,中国目前奶加工企业有1500余家,我国现有1000多家乳制品企业,日加工能力超过100吨的企业只占5%,大部分在20吨以下。这种现状使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低产量、低质量、低效益的“三低”状态。国家轻工业局一位人士说,尽管乳业已经发展形成了光明、三元、伊利等一批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但总体的情形是企业规模不大,有点像啤酒业,地方品牌割据市场。

  资料表明,印度年产牛奶8000万吨,澳大利亚、新西兰年产1100多万吨,欧美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而目前中国仅为1100万吨,人均占有率的低水平,必然使乳业成为世界同业关注的焦点。从1995年起,国外乳业巨头纷纷以量大、质优、价廉的优势打入中国市场,至今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业品牌已全部到位,外商投资的乳品企业甚至已达45家。

  而更重要的一个信号是,入世以来,进口奶粉每吨又降了30%。也就是说,去年11月份每吨2.8万的进口脱脂奶粉,现在仅为1.8万元。有关专家更直言:5年后国内99%的乳品企业可能都要面临价格带来的危机。奶粉降价只是一个先兆而已。

  于是,光明产品开进北京,紧接着三元又去光明的后院上海投资办厂。6月中旬,光明与青岛一家牛奶公司合作,意在占领山东市场。伊利从1999年开始,也在东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使大庆、杜尔伯特、扎兰屯、牙克石生产基地联成一片,同时还在北京密云建生产厂。号称中国首富的刘永好进军乳业,大玩资本运作,从西南收购到东北。整个中国乳业面临一场“洗牌”大战。

亲密接触资本市场

  正值各行各业涌进我国乳品市场,欲做行业巨头四处“圈钱”之时,光明乳业已率先获得了资金支持。8月底,首发新股的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挂牌仪式。继伊利之后,我国又一个乳品巨头进入了本土资本市场。而在光明之后身后,同样早就过了辅导期的河北三鹿和北京三元还在苦苦等待之中。

  这次股票上市,共为光明募得9亿多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光明至少可以拿出8亿多元做具体的项目投资。对于这笔资金的走向,业内非常关注。

  “这些项目主要还是围绕光明的主营业务。”王佳芬介绍,募集资金的投向将重点从3个方面考虑:一、扩大生产项目;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项目,比如开发营养保健食品;三、在奶牛的育种、供应链、物流、零售、便利店等方面将光明的产业链拉长,使其更完整,其中包括投资近1.7亿建立大型现代物流基地项目。  

  显然,以上项目的建成对光明乳业市场地位的巩固以及今后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王佳芬眼里,成功上市对光明来说意义非凡,“这是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第二次飞跃。” 

  有确切的消息,北京奶业老大三元公司继1997年5月29日成为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的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之一后,曾获得过2亿多港元的募集资金,现在正在争取在A股市场上市,目前已经结束辅导期,预计很快也会完成上市工作;北京控股是在2001年分拆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成立资本额为4.85亿元的三元股份有限公司的。 

  另有消息透露:蒙牛在2001年8月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一年,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就可以准备上市,但在哪里上市仍需考虑,香港上市更规范,但鉴于香港股市的现状,募集的资金就少一些,在国内A股上市可能容易一些,因为按照国家限制、鼓励、不限制不鼓励的三个标准,乳品行业属于鼓励性行业,有一定政策优势。 

  另一家同样已经过了辅导期的河北三鹿在对上市准备了好几年之后,目前在合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合资和上市的先后顺序上正在深思熟虑。 

  这么多的资金流向乳制品行业,目的只有一个把它尽快花掉, 让它产生更大的效益。由于中国乳制品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乳业资本的厮杀更多地集中于奶源争夺,市场抢占和技术革新等方面。



同质化产生奶源大战和技术之争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现有的同质化情况比较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产品充斥于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它们的盈利能力受到限制,规模上的竞争将使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这些同质化产品仍然是大众消费最普遍的产品。但是与之同时,各个企业也会不断寻求自己产品的差异性。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就成为龙头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产品中的技术创新就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它包括提高原料奶的质量甚至是保持其独特性以及开发深加工产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差异化的追求方向还包括开发适应不同人群、不同消费习惯和方式的乳制品。 

  中国入世以后,潜力巨大的中国乳品市场正在酝酿中外企业的“入世”竞争。将国内奶源“先抢到手”,成为中国有代表性的乳品企业最先想到的竞争策略。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宣布,它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年产200万吨生奶的奶源基地。 

  奶源地位逐渐弱化奶源争夺战的意义随着乳业上游资源瓶颈约束的逐步解除已经淡化。尽管目前的强势企业纷纷抢占似乎稀缺的奶源,但从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看,基地型奶源的扩张还有很大潜力。近几年的农业政策转向“退耕还草”,而奶牛饲养本身也是一个良好的生物循环,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近几年奶牛饲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使得更多农户有加入的可能,未来基地型奶源会进一步扩张。此外,由于城市周边建设的需要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城市型奶源的建设扩张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因此城市型奶源的垄断壁垒更高。 

  据专家分析,由于鲜奶、酸奶等液态奶的原料供应链不可能很大,所以外国公司如要大规模进入中国的这一乳业市场,就只能向中国的奶源基地采购。所以抢在外国公司前面,将国内奶源基地先控制在手里,不失为一种“源头竞争策略”。 

  上海光明乳业早在6年前,就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富裕县等地,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进行奶源基地的全国性布局,提出在光明原有20万吨奶源的基础上,在中国北方地区再建20万吨奶源基地。至去年年底这一布局基本完成,上海光明当年全年的生奶收购总量达到45万吨。 

  中国其它各大乳品企业在全国的“奶源争夺战”全面打响。三元把目光投向了25万平方公里中国最后一块无污染的天然大牧场呼伦贝尔大草原。去年,他们收购了海拉尔市的乳品厂,与满洲里方面合资成立“内蒙古满洲里三元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元出资1350万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90%。 

  伊利在黑龙江省三大奶资源县之一的大庆杜尔伯特县组建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日收鲜奶量已达100吨以上,奶粉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00吨。光明、三鹿等企业也在采用这种方式,光明和三元甚至打算在澳大利亚也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各企业不光在奶源上大肆争夺,同时也在实施“用技术做奶源”的轻资本投资策略,“把养牛的生产管理能力变成技术和服务专利”是实现奶源快速扩张的最佳捷径。王佳芬认为,尽管帕玛拉特“尚自举棋未定”,但它和雀巢等一样,随时都可以通过资本力量后发先至。“奶源固然重要,但决胜中国奶业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创新。” 

  三元投资2.2亿元及时对加工厂进行技改和设备更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建成科研、培训和中试基地。 

  据了解,伊利北京乳品厂以生产中高档保鲜奶和酸奶为主,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日处理牛奶200吨,主要生产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全自动化控制,二、三期工程将陆续进行,资金投入不会低于一期。也就是说,两年多的时间内,伊利要在密云砸进去三四个亿。 

  三元建设厂房、设备、工艺堪称一流的液态奶、发酵奶、固态奶、超高温奶四大基地也花费不菲:总投资1.1亿元的液态奶生产基地,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的发酵奶基地和投资2800万元人民币的奶粉生产基地,如何更快的筹集资金是占据竞争“桥头堡”的关键。   

最后的话

  虽然国际上排名前20位的跨国乳业集团过半数已进入中国市场,但在中国乳业近期的“奶源大战”、“无抗奶大战”中,雀巢、达能等国际巨头似乎“按兵不动”,没有大的举动。专家提醒说,由于中国国内乳业市场格局尚未最后定局,中国乳业企业的兼并整合还刚刚开始,所以为了避免付出太大的市场成本,这些跨国乳业巨头有可能正在静待时机,等到中国乳业巨头真正“浮出水面”,乳品市场的扩展真正进入“快车道”,再通过资本运作等低成本手段控制市场也不迟。 

  中国乳品企业对跨国企业的竞争意图也在深加分析,并不排除与之进行全面合作的可能。如上海光明在转制成股份有限公司之时,已少量吸收了法国达能的参股股份。光明正在谋求尽快实现股票上市,到时达能有权优先认股。有关人士说,只要操作得当,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借助国际企业提高自身的产品档次和全球市场开拓力,不至于一定出现“被人吞掉”的结局。  

  乳业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产业,这个概念不能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理解。从液态奶和奶粉的保存期限来比较,很多人会认为奶粉市场受国外产品和国际竞争的冲击大,而液态奶产品受冲击就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但是事实上,人们更应当从资本、技术和品牌角度来观察这种全球化竞争的含义。 

  尽管国内企业在液态奶的产品竞争中受到经济半径较小的保护,但是这些企业在资本层面上实力较弱,而且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也还相对处于落后阶段。尽管对中国市场的熟悉和适应会相对延缓国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的进程,但是国外企业通过向中国的合作伙伴输入品牌、技术和资本,以幕后身份驱动在中国的企业和中国本土其他企业较量,以及本土企业之间为了寻求在行业中的强势地位而进行的争夺,使整个乳品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而这,将是未来乳品市场上“内战”和“外战”交织的主要表现形式。   

  未来中国乳业毫无疑问会像家电、啤酒那样形成几个龙头企业,中国乳业的整合已经开始了,从1995年开始,光明走出上海,接连开设了6间工厂。每一个地方都如法炮制:收购当地厂家,利用当地资源,输出光明的人力与技术。2001年12月5日,光明乳业在北京顺义工业开发区一间总投资1亿多元的新厂落成,其实光明在1999年1月1日已经在北京投资了一个工厂,近三年来以100%的速度增长,如今已是满负荷运转。 

  三元拥有近50个乳品连锁店,并已进入福州、深圳、太原、沈阳等20多个城市。三元是北京及广东麦当劳食品公司的惟一的中方股东,2001年1月,北京“三元”以990万美元收购广东“麦当劳”中方股权(50%),三元公司组建满洲里三元乳业有限公司签约,1月12日,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以930万美元收购北京“卡夫”外方所有股权(85%)。

  虽然历经种种大战,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乳业格局的真正定型还需走上三五年,概念竞争对国内大部分乳品企业的冲击不会很大,中国的乳品市场更不会因为某个概念而引发颠覆性的变化,真正你死我活的“肉搏战”,应是表现在资本市场上的争斗。目前乳品企业的实力悬殊越来越大,在品牌、资源和规模上已不再是一个层面上的竞争,不同属性不同梯队的乳品企业在其发展的定位上也各有不同,乳业巨头们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的布局问题,为争夺乳业的第一把交椅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这类的乳品企业旨在于通过何种方式去吸引资本力量介入乳业市场,上市、融资、收购中小型乳品企业、购买奶源成了他们案头上的头等大事。而其它的二三流乳业企业最大的问题便是生存,如何保住现有市场、如何避开乳业巨头们的锋芒、如何在区域市场上与外来品牌一争高低…..这是行业整合前的准备期的表现。

  乳品市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点和发展空间,凭借目前的资源条件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包打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形势就不同了,同行企业之间的差距创造了市场整合的空间,相信在三五年后,中国应该有几家乳制品企业上市公司,就像现在啤酒业有六家上市公司一样,竞争会更加有序,而这种竞争或许只存在于数十个企业之间,区域性优势也不再成为优势,产品的成熟化与同质化,使企业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规模、品牌、管理和成本上的较量。

  这次“无抗”之争,从某种程度上说纯属一种低档次的竞争。这场风云虽然对中国乳业进程带来一点波折,但促使国人对乳业有了较为深刻地认识,使业内重新自省。世界奶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遵守行业的发展规律“以己所长,补己所短“在竞争中练好内功,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之道,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出自己的风格,谁能最早的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谁才是中国乳业未来真正强者!

  相关新闻: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817034478,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