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现代礼仪 - 职场人,你患了“躲避成功症”?

职场人,你患了“躲避成功症”?

  这一概念耐人寻味,在许多人印象中,人似乎都是追求成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还畏惧成功乃至躲避成功。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以“约拿情结”来概括这一现象。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平时一直渴望得到上帝的宠幸。有一次,机会来了,上帝派他去传达圣旨,这本是一桩神圣光荣的使命,平时的宿愿可以如愿以偿。但是,面对突然到来的、渴望已久的荣誉,约拿却莫名其妙地胆怯起来,他逃避了这一神圣的使命。由于躲避自己的使命而受到上帝的惩罚。

  马斯洛以这一人物的象征意义,说明一种奇怪的心理:人们不仅躲避自己的低谷,也躲避自己的高峰。不仅畏惧自己最低的可能性,也畏惧自己最高的可能性。“躲避成功症”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毁情结”,即面对机会、成功、幸福等好的东西时,总是浮现“我不配”、“我承受不了”的念头,最终导致自我把它们毁灭。人们“躲避成功”,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害怕受苦,有的是自视极低,有的是害怕招人嘲笑。

病症一:心如坟场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自我激发的人,他们是自己生命的“发动机”,他们往往能够成为命运的主人;第二种是需要外在的刺激才会得激发的人;第三种是再怎么样也难以激发的人,是所谓“心如坟场”的人。

  我的一位朋友毕业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分在一个大企业。按理说,凭他的条件,经过历时十年的奋斗,应该也有一定的成就了。但奇怪的是,他除了工作能够对付,人缘尚可之外,便谈不上更多可圈之处。老婆总是抱怨他:比你后毕业的不少人,都已经独挡一面了。你怎么老是这样落后于人呢?然而他却无动于衷。他认为自己是不适合挑大担子的人,那是属于别人的。

  点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言:“若要成功,必须要拥有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成功人士尤其是极其成功的人士,无一不把成功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不仅是不可重复的,也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在这一生中,自己有责任不断追求,小则为自己,大则为他人,去创造成功的事业和生活。

病症二:能成就成

  “躲避成功症”的“病因”之一,是表面看来,似乎有追求成功的理想,但是,却并不对它当真,而是抱着一种“能成就成,不能成就拉倒”的态度。尤其在面临必须吃苦的情况时,更是十分容易放弃。李伟在一所大学上学,看中了校长的女儿(校花)。但他的一些朋友认为:按他的条件,很难说有成功可能,劝他打消这种“非分之想”。个别看不起他的人,更是在私下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于是,他像那些规劝者一样,在成功的机会面前,摇摆、萎缩,将本可得到的成功葬送了。

  点评:对理想当真者,则有一种“非成功不可”的意志。对他们而言,所有困难,所有自己现有的缺陷,都不构成放弃追求成功的理由。有这样一个事例:日本最有名的推销员原一平,在刚走上推销岗位的头7个月,没有拉到一分钱保险,当然也拿不到一分钱薪水。只好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每晚睡在公园的长凳上。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左右起来后,就从这个“家”徒步去上班。一路走得很有精神,有时还吹吹口哨,还热情地和人打打招呼。有一位很体面的绅士,经常看见他这副模样,很受感染,便与他寒喧:“我看你笑嘻嘻的,全身充满干劲,日子一定过得很痛快啦!”并邀请他吃早餐,他说:“谢谢您!我已经用过了。”绅士便问他在哪里高就,当得知他是在保险公司当推销员时,绅士便说:“那我就投你的保险好啦!”听了这句话,原一平猛觉“喜从天降”。原来这位先生是一家大酒楼的老板,他不仅自己投保,还帮助原一平介绍业务。从此,原一平彻底“转运”了。

  原一平的事例说明:一个人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在。只要首先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力量,任何外在的困难都不难克服。

病症三:习得的无力

  躲避成功的另一常见理由,是说自己不行。为何说不行? “事实证明我不行”。为何说不行呢?原来是经过多少次尝试,或受过几次挫折后,便认为自己只有那么一点水平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主席马汀·西里格曼,曾做了一个电击狗的实验。在笼子里的狗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却无法躲避时,就认命了即使改变有关条件,即它再想法去躲就可以躲掉电击,它也认为挣扎是无效,再也不去作“无谓的努力”,依然躺下来忍受痛苦。于是,他将狗的这种行为命名为“习得的无助”。后来,心理学家唐纳德·西洛托对人也作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也发现在人身上,同样会得出“习得的无助”的结果。这一理论,被美国心理学界称为里程碑式的理论。

  有个姓李的年轻人,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在被寄居在他人家里时受过别人多次羞辱,此后便对自己看得很低。长大以后,即使已经有足够的条件追求成功,但他总是不自信。不仅如此,还通过潜意识中采取手段,采取一些连他自己都弄不懂的行为(如丢弃文件、造成冲突),把垂手可得的成功毁掉,还进一步庆幸:“我真英明。事实证明我有先见之明。”这是一种颠倒因果的自毁方式。

  点评: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习得的无助”,还不如说是“习得的无力”--因为其感受到的,并非缺乏帮助(无助),而是缺乏自身的力量。这一“习得”,并不局限于实验,在生活中,由于自己碰过壁,或者由于别人不断向你灌输某种“你不行”的理念。本来颇有能力的人,就容易产生“四面八方都通不过”的感觉,最终干脆放弃努力。“习得的无力”是可以改变的。正如马汀·西里格曼的实验一样,应该警惕:所谓“事实证明我不行”,不过是有几次偶尔的挫折和失败,它们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更不代表你永远失败。你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外在条件,或提高内在能力,否定“事实证明我不行”。多试几次看一看,说不定你会创造原来想象不到的奇迹。

  那些最大的成功者,总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考验自己,将“我不配”三个字从字典中删除。他们不接受外界加给自己的“不配”,更不允许自己对自己打击。在别人觉得最不可能的地方,他们采取最超乎常人之处,终于取得别人无法想象的成功。这里再引用一个事例:清末,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将名片呈上。张之洞很不高兴,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瞧不起人。孙中山只微微一笑,对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张一见,不觉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接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对这样一个不躲避成功,勇向高峰冲刺的人,谁能抵挡呢?从这一小事,就不难理解孙中山后来为何能成为领导者,推翻清朝了。

来源:交际与口才

现代礼仪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现代礼仪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