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常识 - 小故事:“海归”八种

小故事:“海归”八种

留学,曾被称为一个时代的故事。不断有人出去,不断有人回来,随着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群体被冠上了一个有点暧昧的称呼——“海归”。除去少数名声显赫的之外,他们和平凡的市民一样,在这个信息爆棚的城市中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选择的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创业型这是被最多人所熟知的一类,在此不再赘述。正是一批在互联网热潮期间回来的人,催生了“海归”这个称呼。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在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他们的努力依然受到尊敬。


  分居型不过,更多的“海归”没有选择自己做老板。


  A先生是80年代的留学生,夫人、孩子相继出国,全家都拿到了美国绿卡,几年前,他选择了孤身回国。现在,他在宝山的一家美资物流公司任高官,而夫人仍然在美国,一边工作,一边照看正在读书的女儿。和普通人相比,他的收入很高,但他忍受的是与家人两地分居的痛苦。好在按他自己的话说,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什么苦都吃过,现在这点苦实在不算什么。


  候鸟型同样是80年代的留学生,B教授与夫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要多一点。他现在美国一家知名的公立大学任教,同时又被上海的一所重点高校聘请,兼职授课。一年几个月在美国,还有几个月在上海。他曾考虑过结束候鸟般飞来飞去的生活,留在上海,但他的夫人仍然继续在美国高校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使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回派型比起上世纪80年代的留学生,90年代的留学生生活似乎更单纯一些。留学的时候,他们有更多获取奖学金的机会,决定是否回来的时候也不用太多考虑家庭问题,因为他们根本还没有机会考虑这个问题。


  C先生的运气不错,90年代到纽约读MBA,毕业后被一家跨国公司的当地机构录用,后被派回国内,负责该公司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在别人看来,他也算是志得意满。不过,一个让别人替他费心的是婚姻问题,毕竟30好几了。


  义无反顾型和C先生比起来,D先生的回归更显得义无反顾。去年在获得美国MBA证书后,他即刻收拾行李回到国内。

上 页 1 2  下 页  

创业常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常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