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政策法律 - 淮安市局确定新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重点

淮安市局确定新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重点

  为做好今年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工作,淮安市乡镇企业局(民营经济发展局)提出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围绕全民创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继续做好全民创业调研服务活动。下大力气引导更多的农民主体投身创业,作为全市正在大力推动的“全民创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和帮助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力争到年底,全市农民全年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获得的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元以上。二是抓好创业指导。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人员了解掌握创办企业的基本常识,以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提高创业本领。在该局的“民营经济网”和“乡镇企业网”上开设创业培训栏目,定期介绍宏观经济形势,发布行业发展信息,宣传各项创业政策,传递创业动态,实行分类指导,为广大创业群众提供服务。三是强化创业宣传工作。通过组织举办创业成功者经验介绍会,与市电视台、《淮安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联合开设有关创业栏目、版面等途径,大力宣传“创业之星”、“致富模范”、村组干部“双带”等各类创业典型,坚定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和决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业有功”的先进文化,使创业精神深入人心,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打工者回乡创业。四是帮助解决有关创业难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和帮助有关担保公司按照市场化的办法做大做强,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帮助。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投资结构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构,到年底,全市新增信用担保总额增幅要高于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幅。引导和帮助创业者、民营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二、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培育规模企业。充分发挥全市粮食、水产品、木材、缫丝、蔬菜等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加快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计划扶持一批上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影响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副产品加工群体,并将国家和省下达用于扶持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资金的20%用于扶持农产副品加工的发展。力争到年底,全市培育形成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群体2个。引导和帮助盱眙、金湖、洪泽、楚州、淮阴等县(区)注重开发利用凹凸棒土、岩盐、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和盘大化工企业。

三、围绕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继续争取省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促进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更新技术装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转变增长方式。2005年,将选择20户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活动。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开展ISO9000或ISO14000认证活动;帮助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专利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二是指导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认真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会同市环保局、财政局、经贸委推动面上的清洁生产工作,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认证,争取扶持政策。加强对节能降耗情况的跟踪、考核,进一步做好能源统计,积极开展节能监测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开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产业情况调查、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和支柱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机电仪表、建材、纺织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引导各地转变重生产轻流通、重实业轻服务的传统观念,加快服务业发展。抓住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的机遇,鼓励发展各类商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网络信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市场经纪、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围绕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和帮助各县(区)灵活采用现代招商引资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节会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及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民资富集区设立“窗口”驻点、挂职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引资渠道。着力招引大项目,编制好一批项目,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有基础优势的项目编选出来,把符合外商投资需求的项目“定向”编选出来,推介出去。同时,引导和帮助各县(区)与企业狠抓项目实施。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围绕招商引资、土地资源的开发、存量资产盘活、优势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和产业政策,加大技改投入,以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为投入重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各县(区)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技改项目进行论证、立项,把能有效促进科技进步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列入投入重点,并对这些项目做到优先论证、优先扶持。

五、围绕特色经济,切实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帮助各县(区)按照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将原有分散的工业小区进行整合,改变“小弱低散”的状况,提高企业间的分工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形成区域连片发展的板块经济。首先,促使现有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继续集中精力指导和帮助金湖黎城、楚州施河、盱眙马坝、涟水高沟、淮阴徐溜、清河西安路、清浦延安路、洪泽东双沟等26个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切实加强规划,抓好道路通讯、能源集中供应、污染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外引内联活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兴建标准化厂房,大力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大户入区办厂创业,鼓励区内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其次,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各地发展龙头在集镇或城区,车间在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群,重点指导培育楚州区的淮城肉皮加工、宋集纸盒加工、洪泽县的仁和竹器编织、涟水县的高沟木材加工、淮阴区的赵集粉丝生产、金湖县的黎城仪表线缆生产、盱眙县的河桥石子加工等有望形成板块经济的特色产业。再次,继续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努力培育出像金湖爱特副公司、楚州钛白粉公司等一个企业能兴一个乡镇经济的重点企业。

六、围绕提高竞争力,努力增强企业整体素质。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业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增强管理创新意识,在不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的同时,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加速提升管理层次。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和诚信守法示范企业活动。按照省W3100工程计划,指导和帮助金湖爱特福公司等3家民营企业做好境外融资的前期准备工作,着力推进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以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为重点内容,市、县(区)分级组织各类人员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引导和帮助企业努力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鼓励企业产业和产品向“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实施“品牌工程”。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争创名牌为目标,大力培育一批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名牌产品。今年将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选择40个产品进行重点培养,有条件的推荐参加省、市名牌产品认定。力争到“十五”末,力争培养一批在市内外、省内外乃至全国和国外有一定知名度,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三是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人员素质。定期组织规模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也可根据企业需要,开展学历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定期组织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经验。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企业分配与职工的技术水准、个人贡献挂钩,充分调动职工钻研技术、大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引导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服从国家产业政策,重视关爱员工,建立和谐的企业内部关系。鼓励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事业,大力弘扬和提倡奉献精神。

七、围绕服务宗旨,构建六大平台、开展七项活动。“六大平台”:一是集聚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26个乡镇产业集聚区和“8+1”个县(区)工业园区的服务中心,一个市级服务中心。二是自律服务平台。在自愿的原则下,组建市级协会1-2个,县(区)级协会10个。三是资信服务平台。鼓励发展各类担保公司,整合、规范提升10家信用担保机构,并对其进行资信评级。四是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挥和放大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网站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信息网络、商务服务。五是培训服务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抓好企业CEO培训、MBA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岗前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系统内人员素质培训,全市受训人员要达2000人以上。实施蓝色证书工程,完成培训任务。试行技能鉴定。六是中介服务平台。联系社会10家中介服务机构,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把脉,促进有效合作。“七项活动”:一是督查活动。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和企业,对照年度综合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目标,不断加大督查力度,保证序时进度。二是经贸活动。继续组织重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借助外力增强自身实力,加快发展。三是调研活动。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指导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对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经济运行的综合分析水平。四是招商引资活动。在指导和帮助面上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努力完成自身的招商引资任务。五是银企对接活动。继续主动与商业银行等金融部门联系协调,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六是评先创优活动。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年底评比表彰系统内县、乡先进集体30个,先进个人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100名。七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本系统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发展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政策法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政策法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