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财富人生 - 经商靠智慧:换个思路,多卖1000万

经商靠智慧:换个思路,多卖1000万

  苹果是山东蓬莱龙山店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里家家户户种苹果,因为种出来的苹果好,到了销售季节还要挑拣着客户去卖。

  龙山店村村民:“让她说说,看怎么讲好。”

  苹果经纪人:“拣一筐看看,拣不好,半筐时你都可以抬走,是不是,你觉得不好,拿走就行了。”

  记者:“怎么了,他不愿意卖是吗?”

  苹果经纪人 孙庆江:“他这是价格和质量讲得不相符,所以不愿意卖。”

  记者:“怎么不相符了?”

  苹果经纪人 孙庆江:“他想把不值的,也就是质量差点的,卖出好价格来,而老板呢,想把不值的甩出来,是这种情况,所以发生了一点纠纷。”

  龙山店的苹果年产5万吨,但每年的销售都是供不应求。2003年前,苹果全都是运到中心街上去,随行就市销售,谁出的价格高,对苹果要求标准低,农户就卖给谁。如今,还是3万多吨的苹果是通过这种方式销售的。

  龙山店村村民 徐乃庆:“对,比如说都是1.8元,我这一筐给我拣出一个两个来,还有的拣出半筐来,这就不一样了,拣出来的就不是1.8元了,降到1.4元了,1.2元了,价格就低。”

  记者:“你就不卖给他了?”

  龙山店村村民 徐乃庆:“对。”

  为了抢购到优质的苹果,收购商通常要在这条中心街上同时设置四五个摊位。老孙是村里苹果经纪人之一,2005年,他帮一个宁波客户设了四个摊位,但这几天情况并不乐观。

  苹果经纪人 孙庆江:“头几天总是卖货没到咱的摊位,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下面有比咱们价格高的,咱们收1.5到1.6元,下面有收1.8元的。” 



  老孙常年替三十多个外地客商收购苹果,然而一样的客商却是两样的待遇,从2004年开始,当大多数客商仍然在中心街血拼的时候,两个广西客商却被他带到了果园里从容收购,挑选自己满意的苹果。同样的价格收购同样的苹果,但因为销售时挂的招牌不同,收购商受到的待遇就大不一样。这种种差别,还要从2003年秋天,村支书王全福的一次北京之行说起。

  山东蓬莱龙山店村党支部书记 王全福:“因为我们这里有苹果,咱对苹果就特别关心,到那里一看苹果,这不是龙山店的苹果吗?”

  按道理说,看到自己家乡出产的苹果卖到了王府井的超市中,应该很高兴才是,但走近一看,王全福心里却凉了半截。

财富人生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财富人生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