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SOHO创业 - 政治领袖转变立场的奥秘

政治领袖转变立场的奥秘

www.sohozu.com,提供SOHO的一切资讯--> 政治领袖转变立场的奥秘|SOHO族 开发特区创意设计SOHO英语SOHO杂谈SOHO休闲 首页 | .net | ASP | PHP | JSP | 数据库 | 多媒体 | Dreamwear| Firework | Flash | Photoshop | 名家文集 | 时尚文字 | 英语学习 | BLO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SOHO文字>>名家文集>>文章内容 政治领袖转变立场的奥秘 [ 作者:未知 | 来源:SOHO文化| 点击数:] var arrBaiduCproConfig=new Array(); arrBaiduCproConfig['uid'] = 107306; arrBaiduCproConfig['n'] = 'kanshangrencpr'; arrBaiduCproConfig['tm'] = 20; arrBaiduCproConfig['cm'] = 76; arrBaiduCproConfig['um'] = 26; arrBaiduCproConfig['rad'] = 1; arrBaiduCproConfig['w'] = 728; arrBaiduCproConfig['h'] = 90; arrBaiduCproConfig['bd'] = '#ffffff'; arrBaiduCproConfig['bg'] = '#ffffff'; arrBaiduCproConfig['tt'] = '#0000ff'; arrBaiduCproConfig['ct'] = '#000000'; arrBaiduCproConfig['url'] = '#666666'; arrBaiduCproConfig['bdl'] = '#666666'; arrBaiduCproConfig['wn'] = 4; arrBaiduCproConfig['hn'] = 1; arrBaiduCproConfig['ta'] = 'right'; arrBaiduCproConfig['tl'] = 'bottom'; arrBaiduCproConfig['bu'] = 0;

  幽默小品常常把政治领袖善于转变立场作为讽刺的对象,我们已习以为常;但如果学者们也不理解政治领袖转变立场,就不可原谅了。林肯第一次竞选总统的时候,还是赞成蓄奴制度的,没过几年,形势发生了变化,他立刻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好在是林肯这个弯转得好,没有人指责他。该记住,在对政治领袖的分析中,仅仅恪守道德原则是陈腐之见。

ad_dst = 0;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阿拉法特在80年代还被西方人指控为“恐怖分子”,到了90年代,一下子成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这主要不是西方人的是非标准变了,实在是阿拉法特本人变得厉害。但不能认为阿拉法特的品行发生了变化,这与品行无甚关联。阿拉法特之变,在于与他有关的现实条件发生了变化,他便因此审时度势,政治立场跟着转变。其中,一个东西没有变化,就是他的个人政治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没有变。忽视了这一点,政治领袖就不可理解了。

  学生运动的领袖也值得考究。学生运动的领袖几乎一律站在激进的立场上,如同阿拉法特在年轻的时候一样。这样几乎总免不了学生领袖的悲剧命运(恕我用这个价值判断的词语),中外于此无甚差异。因为它导致学生组织与强大政府的对抗,政府总要用一个什么手段把他们打压下去。30年代的美国和60年代的一些西欧国家正是这样。有人如果抱怨学生不该采取激进的立场,而应该与政府妥协,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我们不可妄加评论;但作为一种实证分析,那实在是浅薄之见。

  政治领袖的激进立场首先与政治领袖的年轻有关。克雷孟索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一个人30岁之前不信仰左翼思潮,他的心灵有病;一个人30岁以后继续信仰左翼思潮,他的头脑有病”(转引自朱学勤文章)。此言算得上睿智,但过于简单化了。我相信,一个人告别年轻时代,阅历有了增长,会对暴力革命的意义发生怀疑,使他不再信仰左翼思潮。但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政治投资的机会成本比较小,而未来政治收益的折现值比较大,所以,年轻人在政治上一赌为快,正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政治领袖的激进立场还与领袖发生联系的政治组织的年轻有关。通常,年轻领袖对年轻的政治组织的控制力较弱,领袖地位极不稳固。试图获得成功的领袖必须给自己的组织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最有资格做领袖!而包含这个信息的最佳表现,便是领袖的激进立场。因为,第一,激进立场表明这个领袖敢于冒风险,而一般的组织成员正是要把组织的风险推给领袖的。第二,用以表达激进立场的激进口号,可以使领袖显著地区别于组织的一般成员,在组织成员还来不及了解领袖详细背景的情况下,提出激进口号便是领袖取得组织成员认同的最便当的手段。不采取这种立场,现任领袖的地位就有可能被其他竞争者取代,从而失去组织的保护,陷入危险的境地。激进立场是领袖们的生存手段,而非他们的本性。在政治组织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这种立场对领袖们尤其有利,离开这种立场则很容易被组织抛弃。在一些党派的早期历史上,我们看到,那些优柔寡断、动辄与反对派寻求妥协的领袖,个个昙花一现,灰飞烟灭了。在学生运动中尤其如此,领袖如走马灯一样地更替,而“运气”只属于那些在较长时间里守住激进立场的人。

  然而,如果一个政治领袖不撞南墙不回头,守住激进立场不变,则同样要落一个悲剧命运。若具备下述两个条件,政治领袖放弃激进立场便是聪明之举。

  第一,领袖对自己组织的控制已经比较稳固,领袖地位被他人替代的可能性已经十分微小。本来,一个人一旦在一个组织中确立了领袖地位,他人要取而代之就已经十分困难。在非竞选制度下,领袖与其他成员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充分足以加大一切僭越者的活动成本。所以,除非领袖自己闭目塞听或昏聩无能,否则不会出现僭越者的可趁之机。这是领袖进行政治活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条件给领袖提供了相当的政治活动的自由度。稳固的政治领袖的地位是政治组织成熟的标志,而政治组织一旦成熟,领袖们也不必再借助自己的激进立场来树立自己的特立独行的形象。

  第二,领袖所控制的组织已经十分强大,并与对手的争斗可以成为一种双赢的“非零和博弈”。“巴解组织”强大起来了,以色列硬要吃掉它,或者“巴解组织”一定要打败以色列,只能是两败俱伤。北爱尔兰的军事组织和新芬党也是这样,它们发展了,强大了,有可能通过谈判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利益,若继续拿武器说话就不明智了。

  上述两个条件一旦具备,政治领袖若继续采取你死我活的激进立场,领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在原来的“巴解阵线”内部的各个山头中,那些死守激进立场的领袖,我们现在还知道谁?只有阿拉法特这个善于审时度势的英才站住了脚跟。这几年台湾出了个陈水扁,这个人该激进的时候激进,该妥协的时候妥协,结果竟一路顺风,大大地出了风头。

  在和平时期,并在非竞争条件下,只要政治生活还有风险存在,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政治领袖同样有他的政治行动的自由度,利用好这种自由度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现代社会的经济成就提供了一种国家领袖超脱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因为国家领袖的利益并不特别地与某一个利益集团相联系。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了,若政府的核心官员把自己的利益固定地与一个经济集团联系在一起,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这对他们双方都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而政府一旦倾向于均衡考虑其他众多经济集团的利益,那它就要遵守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以给自己树立一个中立的和公正的形象。所以,越是商业化的社会,越需要公正,而国家领袖和政府也越有可能公正。这种历史逻辑给我们以希望。

  


SOHO创业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SOHO创业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