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管理 - 关于私营企业有关问题的分析

关于私营企业有关问题的分析

尽管私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生机勃勃、迅疾发展,但是,其表象的辉煌却兀显私营企业的基石班驳,尤其是在市场剧烈竞争的现在,诸多因素在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其中最最致命的关键因素却是来自企业的本身。

(一)环境因素

1、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条例,行业律例等的不健全,部分环节管理薄弱或失调:

1)融资机制不利私企的发展。我国的贷款管理、股份企业上市、债券发行及风险投资担保制度等,对私营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 表10和表12是从《2004·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中摘录的有关数据资料: 由表10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认为宏观调控“加大贷款难度”的比重更大。表12的调查结果显示,39.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4年的融资环境比2003年“恶化”,47.7%认为“未变”,12.9%认为 “好转”,认为“恶化”比认为“好转”的多26.5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项目缺乏相应的市场配套和政策支持。具体表现为缺乏配套的产业辅助市场建设,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成本增加,运营难度加大。 

3)配套服务设置规划不合理,分配不均匀。如学校、商场、银行、工厂聚集区的基础设施等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2、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歧视因素。 这主要表现为私有企业常常会遭受各种不公平等待遇和歧视,以及身份认证、企业认证,政策倾斜,孩童入学等。表20是从《2004·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中摘录的有关数据资料:

3、私人财产的有效保护缺少足够的法律保证。

4、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缺位或不到位。 如一些地方对私营企业的税外摊派,多方管制,乱收乱罚以及吃、拿、卡、要等。

(二)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主的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由于中国的私营企业主很多是很小就出来创业,文化层次偏低;随着经营拓展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思想的局限性限制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私营企业主本身对私营经济在观念上存在顾虑,对私营经济为什么要长期存在没有理性认识,对自己的位置也没摆正,缺乏宏大志向。

2)大事小事一把抓,平时奔忙于公司事物,无暇顾及素质的提高、理念的提升和观念的更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力不从心、处处受制。如《2004·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分析: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科学的内部管理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而企业取得竞争的优势则需要领导者具有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说:企业主在企业竞争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无可替代。 ②大型企业在“持续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小型企业在“产品(服务)价格”、“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没有明晰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指导方针,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和风险意识,就事论事,独断专行,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陷入危机。

4)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观的正确对待人力资源的引入问题.

5)不能正确对待或抵触现代公司的分项治理模式:如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三权(重大决策、日常管理、内部监督)分立治理模式等。

2、家族式管理制约着私营企业的发展

1)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受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造成不同时期起步的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的复杂性,其形成原因是: ①不同时期的政策环境条件下,企业初始资金的筹措渠道和完成资本积累的形式多样,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感性因素的介入导致主题不明晰,促成了原始资本结构的复杂化。 ②初始资本的有限性及急于扩充资本的行为动机,限制了企业主对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抉择,促使企业主采取最便当、最直接和最可信任的家族管理方式。 ③由于企业主自身对市场及其主营业务活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企业初期运营的可把握性以及便于决策和承担风险等,促使他们采用最了解、最直观的产权结构模式。

2)家族式管理不易吸引人才。 ①私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大多建立在信任和亲情的基础上,因此往往因为成员或亲友的关系扼制了制度的推行。缺乏制度约束的管理具有极大的盲目和随意性,难以服众。 ②好的人才随着为企业的付出较多,所要求回报也较高,因而往往引起妒忌,造成工作压力。企业内部现有员工也因不能体现竞争机制而敷衍了事,工作消极。所以,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高层次人才难以进入,进了也留不住。

3、投资者对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的人力资本参与认识不足或谬误,有时更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片面需要,使引进的人才不具备足够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水准,不仅未能实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使命,反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4、不文明的粗暴管理影响企业的发展

1)影响了企业形象,暴发信任危机,使新进员工对企业的可信任程度和安全程度产生质疑,难以吸引人才。

2)受利益的驱使,不少私营企业屡屡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造成员工消极作业和熟练技工流失,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

3)不负责任的承诺,言而无信,促始了企业的信任危机。

5、对企业文化的无知导致企业每况愈下  

1)不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甚至什么是企业文化也不懂。平时参照其它企业比葫芦画瓢,以为表面的形象堂皇就是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屡见不鲜。   

2)企业主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不重视,把员工视为赚钱的工具,而且企业主大多认为是企业收留了员工,而非是员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缺乏人本理念和远见。   

3)只考虑生活的必须设施,不注意精神物质文明生活的构筑。   

4)层级间、相互间的思想沟通交流障碍,阻碍着工作的有效开展,致使效率低下。

6、没有超前意识,平时不注意思想的改造、理念的更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资源储备,缺乏相应的基础平台支持,造成产品单一和技术上的落后。  

7、不舍得基础建设投资,经营管理的随意性以及经营过程中的机会主义思想,过分追求短期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致命弱点。

8、对关系网的依赖阻碍了企业发展。在经营模式上,基本上是依赖朋友和关系网拉业务的方式,这样做在创业的初期阶段非常有必要,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仍然紧紧依赖这种方式,必将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

1)利用朋友和关系网拉来的业务,因感情价值因素,使利润大打折扣,业务成本大大增加,促成不正之风横行。

2)情感的信赖,往往导致执行过程中细节的疏忽;由于缺乏项目意图和思想的交流,缺乏专业人员的督导,使项目具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其结果很可能是完成的项目和委托人的想法和要求有很大差距,从而导致关系的疏远,以至今后业务源的流失。

3)由于有一定的关系网的存在,平常奔忙于事物,满足于所得到的,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从而忽视了市场的严峻和竞争的残酷性,忽视了内部平台的建设和技术储备,丧失了进军高端市场的资本和战机。

4)在市场竞争中,不从企业内部查找原因,而是采取不正当的或错误手段,致使企业信誉受损,造成关键性的信任危机。

9、从业人员的饥不择食,不敢讲待遇,不敢评价企业,惟命是从,甚至推波助澜,从一定角度怂恿了不正当之风的盛行。
[网络]
创业管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管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