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文化 - [法人运筹学]企业如何进行资源整合(1) 由现实说开去

[法人运筹学]企业如何进行资源整合(1) 由现实说开去

    一、 引子

   提到资源,现实生活中,人们想到较多的是诸如水、煤、石油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法人运筹学中的资源与这些传统的观念不同,本章在此论述的资源含有较为广泛的意义,它不仅包括原有的实物资源,还包括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资源。

   有一句名言说: 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慢慢有了路。对于资源的利用,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在实践中可能找到一些规律,但是缺乏一定理论指导,往往使资源利用显出杂乱的痕迹。现在就从一个在社会上被认为不太成功的例子入手,来引出本章的讨论。

   [案例]史玉柱和珠海“巨人”集团

   1992年,一家知名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结果,第一名是比尔·盖茨,第二名则是史玉柱。

   1989年7月,史玉柱孤身来到深圳,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在初到深圳的那几天,他就作出了一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决定。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提出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 历史性的突破”。惟一的要求是先发广告后付钱。“如果广告没有效果,我最多只付得出一半的广告费,然后只好逃之夭夭。”事后,他这样说。这个时候他的资源是他仅有的几千元钱、他的才华和他的大胆。

   13天后,他的银行账号里收到了三笔总共15820元的汇款。两个月后,他赚进了10万元。这是他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他把这笔钱又一股脑儿全部投进了广告。4个月后,他成了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

   就在“巨人”诞生不久,他的豪赌天性再次让他作出了一个让所有部下都反对的决定: 全国各地的电脑销售商只要订购10块“巨人”汉卡,就可以免费来珠海参加“巨人”的销售会。一时间200多位经销商从天南地北齐聚珠海,史玉柱以数十万元的代价,闹腾腾地编织起了一张当时中国电脑行业最大的连锁销售网络。第二年,“巨人”的汉卡销量一跃而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公司获纯利1000多万元。

   从1992年开始,“巨人”已赫然成为了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史玉柱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

   1992年,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巨人”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亿元,流动资金约数百万元。最初的计划是盖38层,大部分自用,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这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巨人”视察。当他被引到巨人大厦工地参观的时候,四周一盼顾,便兴致十分高昂地对史玉柱说,这座楼的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就是这句话,让史玉柱改变了主意。巨人大厦的设计从38层升到了54层,后来又定为70层。

   巨人大厦是最早在香港市场上出售楼花的大陆楼盘之一。挟着巨人集团的赫赫名声及强有力的推销攻势,巨人大厦的楼花在香港卖得十分火,1平方米居然卖了1万多港币,加上在大陆的销售,史玉柱一下子圈进了1.2亿元。

   1993年,在楼花销售中大尝甜头的史玉柱发现,做电脑实在太辛苦。迅猛成长中的国内市场有太多的暴利行业在诱惑着他。很快,具有商人特质的他选中了当时最为火爆的保健品行业。

   此时,巨人的资源较之创业之初已是今非昔比,但是对于如何善用资源,史玉柱却没有清晰的认识,盲目的扩张为今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从此,史玉柱走上了一条多线开战、俱荣俱损的大冒进之路。“巨人”以集束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30个新品的广告,减肥、健脑、强肾、醒目、开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保健概念,摆出一副广种薄收的架式。这可能是中国企业史上广告密集度最高的一次产品推广活动。

   令史玉柱始料不及的是,此时国内保健品市场渐趋停滞,而巨人大厦则像一只永远张开着的大口每天都要靠大笔的资金填下去才能继续长起来,多线开战的恶果终于显露了出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史玉柱只好不断地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资金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最终造成了各个战场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上面的例子,依稀让大家看到法人在利用资源时的偏失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没有很好的理论或者统一的战略思想的指导,资源运作的结果可能不是促进事业的发展,反而可能使良好的愿望变成了不好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在我国的企业界已经屡见不鲜了。

   那么,现实中,正确地利用资源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笔者认为是有的,即作为组织法人的管理者应该用运筹的理念来处理资源,也就是说,法人应该站在比较高的视角来审视和安排、挖掘和整合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完成战略部署,进而达到组织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可以看看下文中的三个案例。

   二、 现实中资源利用的现象

   法人组织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政府法人、企业法人以及非营利性组织法人等,这些组织或者法人从称呼上或者职能划分上都有所不同,资源的利用也就各有特点。下面就从三种法人组织的角度来看看现实中一些成功的法人运作的例子,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资源的。

   1. 政府法人

   政府法人的范围很广,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法人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关于资源的利用可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

   70年代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在西方引起了极大震动。危机过后,西方各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到1992年3月底,经合组织(OECD)共有战略石油储备40640万吨,可供消费93天;其中美国储备20170万吨,可消费94天;日本储备8000万吨,可消费11天,瑞典540吨,可消费107天;另外法国也拥有储备4230万吨,可消费116天。这一庞大的石油储备,大约相当于世界年石油消费总量的1/6、经合组织消费量的1/4或进口量的1/2。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鉴于石油的安全供应事关重大,所以美国石油政策的制定非常重视国家石油供应的充足与安全,特别是对军事用途的石油供应,给予极高的重视。美国从1912年到20年代中期就在国会中陆续通过法律,将国内4块可能有丰富油气储藏和3块有大量页岩矿藏的广大地区划为“海军用油保护区”,规定只许海军在战时急需时经国会批准后开采,迄今这些地区的矿藏仍在美国国家严格控制之下。

   美国自1975年由国会授权政府开始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1977年进行了第一次政府购买。大规模的采购则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1978~1980年美国的石油储备维持在1亿桶。1981年则猛增到2亿桶,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市场供应趋于紧张,油价看涨,西方因恐慌而疯狂抢购库存油,美国也不例外,尽管当时油价很高,1981年美国购进的战略石油储备仍高达每天33.6万桶。1982年战略石油储备上升到3亿桶,到1990年接近5.9亿桶。美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其储备总量占经合组织国家政府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的60%。目前已达到6亿桶以上。

   海湾危机期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经受了真正的考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略爆发后,虽然在最初两小时国际石油价格普遍上涨,如在新奥尔良和休斯敦的现货交易中,油价由每桶32美元涨到35美元,但在这之后,油价立即全面下跌。1月18日,布伦特原油收盘价格跌到每桶18.20美元,处于1990年8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到海湾战争结束时,油价为每桶21美元上下,约比开战前低10美元。海湾战争之所以并未引起油价如大多数人战前所估计的那样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及其他有效的配合措施。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近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若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费1765.5万桶计算,美国已有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全国消费34天左右。而且,国际能源机构也积极配合。截至1990年底,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石油储备高达36亿桶,可供消费96天,1月11日,国际能源机构宣布,一旦海湾爆发战争,该机构将每天向国际石油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这些行动,对消除市场供应可能中断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镇静作用。另外,美国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措施,诸如,请各大石油公司在战争期间将石油价格冻结在战前水平,派能源部长特金斯专程去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寻求弥补石油供应的缺口。为弥补伊拉克、科威特400万桶/日的缺额,欧佩克决议暂时中止其配额生产体制,其成员国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增加产量,实际上欧佩克后来增加的原油产量超过了这个400万桶/日的需求缺口。这些措施特别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和平抑市场原油价格的作用。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仍在增加,预计到2000年进口石油将占到美国石油供应量的67%。为应付由此而带来的风险,1989年美国参议院决定,拟将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提高到10亿桶,于2000年完成。由此看来,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已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并已成为美国政府对付石油危机的一张王牌。

美国政府的策略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发展而逐渐认识到的。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根本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美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宠儿,自己是世界的领导者,所以美国的安全就格外重要,石油储备战略随着美国的逐渐强大而形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一方面放慢本国的石油开采,探测储量,封存油田;另一方面,在海外寻找石油,通过购买、控制等手段获取石油资源。从几十年来美国对外的政策,也可以看见美国石油储备政策的影子。

   2. 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在社会中最为常见的,是占了法人数量绝大多数比例的那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作为全球的发展方向,企业成为了世界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角色。那么企业法人在资源方面是如何作为的呢?下面用戴尔电脑(DELL)为例来看看企业法人的资源整合。

   [案例]戴尔电脑(DELL)的成功

   戴尔的成功是一个纯粹美国式的传奇。据说,在美国开大型的计算机展览会,许多人不远千里要驱车前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戴尔可能出席。他们想看一眼这个最有希望取代比尔·盖茨的家伙。

   戴尔父亲是一个集邮迷,母亲是股票经纪人。这使戴尔从小对价格这玩意儿就很敏感。有人用弗洛伊德的方法来分析戴尔的童年,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

   小学三年级时,戴尔在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 只需通过一次简单的测试,就可获得高中文凭。戴尔对此大感兴趣,结果那家打广告的测试公司的人找上门来。连跳9级直接拿文凭的想法让家人感到吃惊,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但戴尔也许是认真的。这种着迷于消灭中间环节的个性,似乎可以解释为何戴尔会突发奇想,越过中间商直接向顾客销售电脑。

   与杨致远有些相似,16岁的戴尔也干过报童,但他结果成了一个“大报贩”。戴尔在暑假推销报纸的时候发现,潜在的客户资源主要是两类人: 一是刚刚结婚的,二是刚刚搬家的,这类人的信息可以在法院和专业抵押公司那里找到。戴尔雇了一大批中学生去搜集这些信息,然后向这些人写信,表示愿意提供两周的免费服务。他一下子获得了数千名订户,成了那家报纸在当地的主要销售商之一。这一经历训练了戴尔的销售才能。

   PC机一出来,戴尔就瞄上了,他发现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零件实际上只需要600~700美元,而且技术也不是很难。经销商以2000美元进货,净赚1000美元,戴尔决定抓住这个商机。1983年德州大学开学那天,戴尔开着自己当报贩收入买来的白色宝马车,后座上放着三台计算机,进入生物系学习——但他却在学校宿舍里鼓捣起计算机来。

   1984年1月2日,戴尔注册了一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5月,戴尔决定暂时休学,之后休学变成了辍学。1986年,戴尔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22岁的他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该年度“青年企业家”。

   戴尔一开始就以直销起家,但90年代初企业不断做大,出现了现在中国民营企业也同样患上的“青春期综合症”。戴尔有点找不着北了,甚至“误入藕花深处”,进入了惯常的零售渠道,管理上很乱。经过这一挫折,戴尔开始了强化管理,坚决从零售渠道中退出,把业务集中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互联网的兴起让戴尔抓住了一条大鱼。

   1996年,戴尔公司的在线销售开通,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订购产品,成为“IT销售鼻祖”。这一商业模式迅速改变了PC公司的格局,几年后戴尔跃居全球五大PC公司第二位。在美国、英国市场上排第一。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成功的关键看谁想得更早,下手更快,魔杖就掌握在谁手中。戴尔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尽管不拥有核心技术(CPU、操作系统),你也一样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要你能不断创新。

   从1990年以来,戴尔的股票价格上升了2690%,它在股东收益方面超过了可口可乐、英特尔和微软,它是500家公司中惟一一家连续三年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均超过40%的公司。

   去年,戴尔在中国厦门建了一个厂,这是戴尔在全球的四个工厂之一。戴尔将认购权这种东西引进了他在中国的企业,这个企业将辐射整个中国市场,销售上仍是“戴尔模式”。

   到目前为止,DELL仍在继续成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它一直稳居全球PC厂商的前三名。分析它的成功之处,会发现其最为关键的优势就是善于发现资源和精于利用资源。还是在小时候的卖报的时候,戴尔就发现了“潜在的客户资源”,从而成为同龄人的佼佼者;在后来的PC销售上,他发现了机器和零件之间差价,并将其做大,使之成为自己创业的资源;其后,他又抓住了互联网这个发展迅速的资源,互联网的有效互动和快捷便利是他令人称道的“DELL”模式直销的环境条件和背景资源,有了这样的便利的与客户交互的方式,DELL成功有了资源上的保障。总之,DELL的成功和其资源利用中的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

   从上面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到,企业法人的目标是具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资源的发现、运用,都会被打上企业特点的烙印,也就是说市场和经济利益是法人在进行资源运作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3. 非营利性组织法人

   非营利性组织也是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组织形式,其资源利用也有非常独到之处。以往人们一提起非营利组织,想到的往往就是公益机构、福利组织的福利和公益性质,好像一切都是免费的,并没有想到如果非营利组织通过良好的运作,就可以提升组织的实力和潜力,能更好地达到组织的发展目标。1984年以后的奥运会就是这方面非常典型的例子。

   [案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78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由惟一申请城市美国洛杉矶承办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32年洛市曾主办过第十届奥运会,52年过去,奥林匹克圣火又再次在这里燃起,使它成了继巴黎、伦敦之后,第三个举行两届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雅典会议后,洛杉矶市开始了全面的筹划工作,首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79年邀请金融人士、45岁的彼得·尤伯罗思担任了筹委会主席。这位体坛默默无闻者,富有远见卓识,在这次筹备组织工作中,特别是财政管理上,表现了杰出的才华,从而一举闻名于世。

   奥运会的花费是巨大的,特别是从1970年代开始的几届更是如此,如1972年,慕尼黑花了10亿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花了20多亿;而1980年,莫斯科竟花了90多亿美元左右。尤伯罗思任主席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经费来源。洛杉矶奥运会是1896年奥运会创办以来首次由民间承办的运动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加之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自行筹措。

   尤伯罗思很好地利用了身边所有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他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广开财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尤伯罗思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组委会的工作井井有条,一切如愿以偿。本届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有盈余。据1984年12月19日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公布的材料,盈利为2.5亿美元。

   奥运会在1984年之前,从来都是赔钱的。但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后,奥运会就成为了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成了各国争抢的目标,这完全是因为1984年奥运会的组织者们给全世界的人开创了一种全新利用资源的思路。尤伯罗思将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安排得井井有条,利用授权、品牌建设等等手段,使全社会的各种资源都为奥运会服务,这样的方式和创新思维不仅为民间承办奥运会开创了先例,还使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中得到了鼓舞和启迪,对以后奥运会能在更多国家举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运作目标是如何调动各种资源为组织的目标服务,社会性和市场性应该是兼顾的,这样才能够通过市场的配置和运作达到社会性的目的。

   三、 思考

   从前面两段正反两面案例的比较,大家知道了在法人进行战略管理以及处理日常业务的过程中,运用资源的运筹理念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本节归纳出有关法人组织资源运筹的三个基本特点,作为大家了解法人运筹资源观的开始。

   1. 来源于实际

   对于资源,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往往人们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手段是随心所欲的,很少有人提出运用资源时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应该有的系统考虑。现有对资源利用的不足就不得不使我们引起重视,这就是法人运筹的观点。

   2. 延展至社会

   随着时代的前进,资源的内涵就会有所改变,相应的外延也会有所扩大。人们利用资源的过程是简单地利用自己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土地、水和人口等这些已经固化的因素。而科学社会的进步已经使人们生活半径大大地扩展,人们周围的资源就变得更为广泛和复杂了。

   3. 基本的分类

   法人运筹学认为,法人拥有的资源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条件资源,即所谓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另一种就是交往资源,就是各种社会关系。而且,法人运筹学还认为法人运筹中资源的整合是一个不断上升和向前发展的过程。法人的资源整合过程是一个要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整合的过程。

   通过上述有关法人运筹的论述以及有关资源整合的特点概述,可以看出,在法人运筹体系中,资源利用和法人的价值取向、体制机制设计以及战略构筑之间是互相密切关联着的。从上面三个不同法人的关于资源利用的例子来看,法人在如何利用资源方面,应站在运筹的高度上,结合价值取向、设计适当的体制机制、完成合理的战略构筑、采取相应的措施,统筹规划,安排资源,这样才可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因此,法人运筹中的资源整合是整个法人运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法人运筹学体系中的其他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为了更好地理解法人运筹体系中资源整合的含义和方法论,在下面的几节里,将详细阐述法人运筹学中的资源观和资源整合方法论。

(作者李常法,华源制药集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获优秀青年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等荣誉,曾获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学术工作者等荣誉,热衷于悟性管理研究、倾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力图填补我国在管理理论领域的空白。欢迎您与作者探讨和交流观点,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欢迎您就此文发表观点,与作者和更多的读者交流,请将您的观点写入本页评论处。
本站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字样均为本站作者原创文章,任何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您希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企业文化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文化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