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快讯 - 浙商创富将要面临转型的考验

浙商创富将要面临转型的考验

  传统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校由于企业规模小,传统产业多,千家万户过独木桥,资金实力的不足导致规模优势缺乏,其后果是越来越难以适应商务成本逐渐抬高的压力,想在市场立足不是件易事。
  浙江在甘企业需审时度势,重振旗鼓,要改变投资创业取向,尽快从传统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等“朝阳产业”,争取在这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分享到更多的实惠。

  成长的烦恼

  近些年来,浙商在省城兰州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州的商业还是兰百、永百、工贸等本土百货业唱主角的时候,浙江人带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到了兰州,挑着家什走街串巷,以打家具、做皮鞋、缝衣服、弹棉花等谋生。谁也没想到这些在当时并不起眼的浙江人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纷纷跑马圈地,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曾经跟踪研究浙商多年的中国国际行业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杨江分析,浙商大多发达于20世纪90年代,刚刚赶上国有企业逐渐转型,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

  转轨期隐含着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的人,就成了今天的英豪。如今兰州的百货业除了“西太华”等少数几家本土企业外,其余均由浙江人掌控。商战历来风云诡异,变数不断。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浙商的成长也并非顺风顺水。极富危机意识的他们已敏锐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吕长虹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浙商有两个大商机没有抓住,一个是房地产业,另一个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在甘肃创业的浙江籍经营商户有7万多户,其中70%的经营户从事小百货、服装经营,在东部批发市场,经营了十几年小商品和服装的个体户越来越感到生意难做。

  由浙江民营经济研究院在3000家浙江民营企业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富有活力著称的浙江民企,正在面临新的成长难题。业内人士认为,浙江民企遇到的难题,很大程度是出于对过去发展路径的“锁定”,由于这样的“锁定”,市场的敏锐、创业的冲动等等活力因子,都或多或少面临着“惰性”的挑战。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对浙江企业在上海的调研报告显示,从去年至今,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浙江企业进沪创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重新洗牌。目前,已有将近3000家在沪创业的浙江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被迫从上海市场退出或转产。“由于企业规模小,传统产业多,千家万户过独木桥,使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校”吕长虹说,资金实力的不足导致规模优势缺乏,其后果是越来越难以适应商务成本逐渐抬高起来的压力,想在市场立足不是件易事。”

  利润空间缩水杨江分析浙商感叹利润越来越薄,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时说,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谈判能力的增强,商品价格在下降,而相反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这就造成商家利润空间的缩校杨江的观点在记者下面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近几年来在东部周围兴起了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货运市场,每天从外地运来的,三份之二的货物又是运往东部批发市场的。

  在兰州做生意的浙江老板赵方告诉记者,他经营的服装主要从广东、浙江拖运,每销售100元,运费就要占5-8元,一年下来的托运费支出在30-40万左右,占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甘肃浙江企业联合会东部商会会长钟国庆分说,大东部市场每年近200亿的各类商品,90%的要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天津等城市长途发运,每年仅运输费就高达3--5亿元,无疑增加了很大一笔经营成本。在采访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有些经营户为了降低费用,采取加大一次性进货的办法,结果又造成库存积压,使本来的微利变成了亏损。

  不仅是批发市场生意难做,自前年7月,北京西单进驻西关后,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出了买100送50的广告,其他商家纷纷跟进,再次点燃了兰州商战。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百货业在未打价格战之前,正常的毛利润大概是销售额的30%左右,在这场价格战中,毛利润已降至10%以下,每个商家都被对手打得遍体鳞伤,元气大损。

  地价上涨也是制约浙商在甘肃发展的又一因素。2003年,甘肃浙江企业联合会东部商会计划在榆中建一座服装加工基地,就是因为地价让这一项目泡汤了。此外,由于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跟不上,产品多年一贯制,也导致一些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利润微保目前,约70%的企业利润只有10%左右。业内人士也指出,“三个弱化”近在浙商眼前——原先靠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发展的对比优势在弱化;原先靠低劳动成本、高集中度发展的优势在弱化;原先靠亲缘关系和吃苦耐劳精神发展的优势在弱化。与此对照,跨国公司正长驱直入抢占中国市场,浙商危机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提出了企业转型。

  今日浙商何去何从

  “我们号召企业就地转型”。吕长虹说,从外部环境来分析,浙江省因为能源、土地等资源的缺乏,实行的是走出去发展战略,这就给在甘肃投资的企业一个信号,回浙江去投资不现实,只有就地转型。因为甘肃有兰炼、兰化的化工原料,兰铝的铝锭,广河的羊绒以及煤炭等丰富的资源,浙江企业凭借这些资源可以朝着高、新、精等科技含量高的领域转型。据了解,今年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提出了抓重点、抓典型,抓一百家企业的转型,以此为契机推动浙企的转型。2006年计划转型200家企业,到2007年大规模的推动浙商在甘肃的转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浙商已经从传统产业中开始了转型。靠经营小商品发家的钟国庆去年与人合资,经营起了鱼池口小商品批发广场;做音响生意的汤宝金先是在陇西投资房地产项目,今年又计划投资白银步行街的建设;原先经营电器的丁小福如今在皋兰县投资建设西北最大的铝塑板生产企业,在企业转型中比较成功的当数国芳百盛工贸集团,从西湖床垫到国芳百盛再到曦华源,成功的完成了三级跳。

  据了解,为了降低在甘浙商的经营成本,由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牵头,投资1.3亿元,将在城关区建一座占地170亩的服装加工基地。吕长虹说,浙江在甘企业需审时度势,重振旗鼓,要改变投资创业取向,尽快从传统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等“朝阳产业”,争取在这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分享到更多的实惠。他们联合会将在融资上给予帮助,和政府多沟通,架起一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做好服务工作。  
创业快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快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