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处世哲学 - 寻觅内心深处的快乐[下篇]

寻觅内心深处的快乐[下篇]

我们向外寻求答案,其实只是正是内心的假设;我们向其他文化、向历史寻求借鉴,其实只是增加决策的说服力。

因为,任何的答案都可以通过回归本源、思考最基本的假设而得到。

政治的问题千变万化,不同的立场其实只是代表不同的利益诉求。经济的问题千变万化,都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导。人生的问题千变万化,其实就是“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做”。

寻找快乐,“自然自我”足矣。

自然,代表个人之外的集体,代表集体之外的社会,代表国家之外的世界,代表人类之外的大自然,代表万物之上的“道”,代表各种科学、文化的规律。

自然是快乐的基础。只有掌握规律、顺其自然,才会觉得自己不再孤独渺小,感受到自己之外的力量,感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妙境界。

自我,代表你自己,一个真正的、内在的灵魂,一个活生生的人,代表你内心深处的原则、价值观与需求,代表你目前的理想与将来的追求,代表你的生活使命!

自我是快乐的源泉。完整意义的自我包括展现真我和自我实现。

接受自己的性格、原则、才干和弱点,并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是心灵成熟的标志。

每个人都曾经有做不了自己的感觉。比如,去参加一个陌生的聚会,坐在一大堆不认识的人中间。比如,第一次与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见面。比如,你对课本的内容能迅速的掌握,用大量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知识,老师则经常批评你骄傲自满;于是你尝试更加谦虚,上课也不再挑战老师,可是这样令你别扭,甚至你原来的朋友也开始疏远你。

所以,要快乐的一个关键是展现真实的自我。

展现真我,不但防止因为自我压抑带来的不快乐,还能因此得到更多朋友,并更好的保护自己。因为,人虽然性格不同,但是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令人觉得起你亲切自然,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候,无端的误解和伤害会令我们把内心封锁,但是这样只会塑造封闭、古怪的形象,增加被人误解和抗拒的机会。相反,展现真我的时候,他人因为你的真实而接近你,因为你的优点而喜欢你,甚至因为知道你的缺点而包容你。

自我实现,是快乐生活的最重要秘诀。

大家也许听过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于是,马斯洛往往让人产生一种自卑:似乎自己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不敢去追求自我实现。
于是,我们学着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却不敢转系或中途留学,直到临近毕业、确保拿到学位,我们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这时,仿佛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难于登天,我们宁愿考研,渴望获得在学校重新开始的幻觉,渴望在新的学习中积累知识和等待机会。终于熬到研究生毕业,我们在外企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我们努力表现,获得升迁,但是距离梦想却越来越远……

迷失自我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也许你满足了安全需求,却感到麻木和缺乏活力;也许你满足了尊重需求,却心灵空虚;也许你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却思念自己过去的爱人。

人啊!其实自我实现是每一个人的正常需要,是任何阶段都可以满足的。

自我实现,就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寻找生活使命,追求自己的使命。

使命,与你的价值观、才干、成长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

使命让你与芸芸众生相区别。

使命让你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去追求,去奋斗,而不会迷失。

使命让你了解,今生今世什么是你真正需要、而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使命让你面对个人的灾难变故,甚至面对世界末日也十分平静,因为你一直在追求真正的东西。

使命可以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但是使命一定是你忠于自己而做出的独一无二的选择。你愿意为使命付出多少时间和心血,为之舍弃多少其他的诱惑,才可以证明它的真实性。

使命是内心宁静的港湾,我们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使命不是通常意义的目标,一定要赢得胜利才快乐。使命只是一种意义感,是你的灵魂身份证,是你的信仰。所以,拥有使命本身就已经快乐,就有一种无怨无悔的风度。

亲爱的朋友,珍惜生命、珍惜生活吧!人类是浩瀚宇宙中独特的生物,你也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一个神奇的人。有什么理由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生活呢?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携手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使命,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你,我们深深欣赏你的才华和热情,我们为你的困惑而担忧,为你遇到的不公而愤懑。我们致力于提供自我发现和自我增值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你寻找使命之路的忠实伙伴!

“盖娅假设”称: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圈,自成一个生命有机体。我们看潮起潮落,看人来人往,看云淡风清,是不是也因为自己身为这个有机生命体的一员而骄傲呢?

虽然人有成败祸福,可是这何尝不是生活的精彩片断?

在你探索生命、实现自我的路上,有我们陪你,自然自我的前行。


[网上收集]
处世哲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处世哲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