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职场百味 - 女海归濒临搁浅

女海归濒临搁浅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股出国热潮卷走了诸多学子。他们带着憧憬远渡重洋,开始了圆梦旅程。若干年后,走过了人生积累期,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开始了回归的旅程。
  
随着诸多国际顶级企业的纷至沓来,国内高学历人才显得异常奇缺,供不应求的状况曾使得海归派炙手可热。如今,本土高学历人才巨增,整个社会对海归派的认识也越来越趋理性,他们在国内生活和工作的优势渐次褪去。特别是一些女海归,这一局面让她们喜忧参半,一系列的碰撞和震惊,更让她们几乎没了方向。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她们被困惑、迷茫缠绕着。
  
a
  
回国后,语言出问题了

  
顾小姐31岁,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3年
  
记得回国之前,好友曾警告我说,当心回国后有“逆向文化震惊”,意思是说我需要重新适应中国文化。当时我的感觉就很奇怪,我本来就是中国人,难道还需要适应自己国家的文化?但回来后的结果却发现,这种适应完全需要。
  
首先是语言。回国后不久,一次参加同学的聚会,多年不见,无比亲切,彼此交谈着分开后的生活种种。突然,有个同学冷不丁问了我中文里夹的英文词“incredible”是什么意思,我被问愣了。一时半会,怎么都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说明。
  
大学的时候读围城,记得钱钟书先生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儿比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当时为钱先生的刻薄叫好,并对海归的这种行为大不以为然。没想到十年之后,自己讲话也变成了“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真想对钱先生说,先生冤枉啊,我夹英文词儿可一点都没有假洋鬼子炫耀的意思,实在是习惯了,脱口而出,真要一点儿英文都不夹还很费劲呢,因为要在说话前把脑子里现成的英文词儿现翻成中文,还得找到合适的中文词儿。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海归要想和本土派打成一片,要先克服语言关。
  
b
  
我怎么就变成“海待”了

  
陈小姐30岁,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2年
  
28岁那年,陈小姐终于下决心去英国留学。两年后取得剑桥大学硕士文凭后,她回国了。现在陈小姐在上海已经找了半年多的工作了,至今未有着落。没回来前虽然也想到海归可能已经不太稀罕,但不知问题如此严重。现实令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她兴冲冲地跑去上海各种大小型的招聘会,一开始还直奔大型外企,但不久就发现这些公司都是很现实的,凡能用本地毕业的本科生完成的工作,就绝对不用海归的硕士博士。因为海归实际工作经验毕竟不多,一样需要公司从头开始培训,但薪水却要高于本地生。那他们还不如用些大学本科生,既可节省支出,比较稳定,还方便管理呢。
  
而一些中小型企业,也未必会对“海归”看高一眼。在求职外企不成后,陈小姐就试着和几家中小企业商谈。他们首先表示希望引进高技术的人才来帮助他们管理,但同时也担心“小庙容不下高僧”,海归不一定会满足于他们开出的待遇,在公司里待不久。
  
的确,陈小姐扪心自问,如果花费二三十万出国读了两年书,回来的待遇却和大学本科生差不多,那怎么对得起父母投下的血汗钱呢?更何况背着那个名为海归的沉重枷锁,怎么能低下头来?
  
所以在找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她非常苦闷、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出国,若留在国内工作,那么凭着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或许能比现在的自己不上不下为好……陈小姐不禁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来源:新闻晚报

职场百味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职场百味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