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知识 - 晚报二次创业的三个突围

晚报二次创业的三个突围

  中国的晚报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红红火火,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写了一笔。但是,在世纪之交,晚报遇到了强烈的竞争对手。当都市报以更新锐化、更市民化、更市场化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贴近家庭的时候,晚报风光不再,步履迟缓,机制僵化,扩版彩版、改出早报等抗争不足以阻止市场萎缩,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这几年锐意进取的一些晚报奋力在三个方面突围,实现了二次创业。

  定位突围——走出“机关报情结”,回归市民生活报

  我国的晚报大多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创刊或复刊,尤其是省会城市办的晚报,当地如果没有机关报,便承担起机关报的职能;当地如果已有机关报,便自觉地作机关报的延伸和补充,有着浓郁的“机关报情结”。“机关报情结”使许多晚报获得超常规发展,凸显导向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但在亲和力方面显得不足,逐步远离读者需求。

  在信息时代,在自费读者市场,在媒介异军突起特别是市民报风起云涌的年代,在绝大多数城市已经有机关报的情况下,晚报或剥离了机关报的职能,或告别了“机关报情结”,重新定位成为摆在老总面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有机关报的晚报如何与机关报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在市场竞争中一个拳头对外。没有机关报的晚报如何与子报避免同质化内部竞争?这涉及到内容定位、功能定位、手法定位、方针定位、策略定位等,具体选择市场、分析读者需求,真正树立民生为本的办报宗旨,放下架子走进读者、走进生活、走进家庭。定位的转换是很痛苦、艰难的,但必须突围,对办报理念、操作手法进行创新。

  《郑州晚报》1997年达到鼎盛,一度早晚各投递一次报纸,当年广告收入8800万元,利润5000多万元。受《大河报》冲击后,1998年开始陷入困境,2001年9月亏损800万元。2002年5月30日《郑州日报》面世承担起机关报职能后,《郑州晚报》“变身”重新定位为都市报,强调用好政务信息、经济信息资源,提高主流新闻的容纳量和贴近性,不放弃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并改进采编处理方式:社会新闻变“敢说”为“会说”,适合目标读者的心态、口味;时政新闻注重公众利益,以观察者身份报道新闻;国际新闻、文娱新闻强调“启蒙作用”和“传承文明的责任”;经济新闻,以服务者身份传播信息。2003年广告收入近6000万元,找回了活力。2005年1月1日南宁晚报社也将子报《八桂都市报》改创为《南宁日报》,定位为市委机关报,《南宁晚报》剥离机关报功能,回归市民报做强。

  而《武汉晚报》则果敢选择联合做强的道路,2001年10月8日《武汉晚报》和《今日快报》合并“强身”,借子报之壳改造母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办一张报纸,彻底改变历史形成的“准机关报”形象。“向阅读要注意力、向说话要影响力、向服务要辐射力、向公益要亲和力”,快速在武汉报业市场中争取到单一媒体规模第一、出版成本最大限度降低的效果,发行量瞬间长大,刷新其历史纪录,广告收入比原来两报总和还多一半,当年扭亏损为盈利1000多万元,完成报业1+1>2的课题,续写了辉煌。

  形态突围——走出大报的误区,回归“亲和”的小报

  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晚报纷纷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大版面、大标题、大照片,提升冲击力,扩大影响。而都市报大多采用四开小报型态,集约经营,增加信息量,提高综合竞争力。晚报再次面临型态的抉择:大报还是小报?

  到底是大报好还是小报好?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误区,即把大报与小报的影响力和型态大小混为一谈。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大报与小报有五种划分:第一,以影响力大小来划分,权威为大报,不权威为小报;第二,以内容严肃程度来划分,内容严肃为大报,内容庸俗为小报;第三,以级别高低来划分,中央级、省级为大报,地市级、县级为小报;第四,以发行量大小来划分,发行量大为大报,发行量小为小报;第五,以报纸型态大小来划分,对开报的版式为大报,四开报的版式为小报。在实际生活中,读者对前四种又不一定明了,混淆居多,一般以影响力大小来评判大报小报,而业界多以型态大小来划分大报小报。

  大报小报各有利弊。对开的大报有大气的优点。读报视幅宽广,单版承载内容密集,但翻阅困难,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四开的小报只是对开报型的一半。无论在路途中、车厢里,还是沙发上,人们方便阅读、快速阅读、轻松阅读。特别是在厚报化和“读图时代”,四开型小报的头版做整张报纸的导读更方便、简洁,增加视觉冲击力,放大卖相。四开型小报的内页版数多、版幅小,为新闻的细分提供了可能,使单个版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更便于模块化操作,专题化操作,增加新闻的层次性,丰富版面的多样性。英国、美国等报业已掀起了向版面小、版数多的小报发展的潮流,但又保存了大报的传统优势,产生了“固有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在读者心目中的巨大影响”。

  现在,报纸走向市场,不管大报型态小报型态,办得好则受读者欢迎,影响大,有市场;办得不好则赔钱赚吆喝,在零售市场沦为强势媒体“搭售”。《新民晚报》长期坚持四开小报型态,由于其办得好,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影响一直很大,人们没有说它是小报。正因此,随着市场的回归、定位的回归,报纸型态纷纷采用“亲民”的小报型态。小报化的流行实际上是读者选择、市场选择的结果。《成都晚报》、《武汉晚报》、《郑州晚报》等在摒弃“机关报情结”,完全走进市场后,也都由大报型态改为小报型态。《新闻晚报》曾为国内首用对开瘦报,把上下版分为A、B版操作,仍然感到掣肘,2004年6月12日借欧洲足球开赛之机,版式再次改为四开小版,“更适合上班族快速阅读”。

  制约大报型态改为小报型态还有一个点是广告的空间是否随之缩小?有的人认为四开小报“难于被广告商接受”。房地产广告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一般房子未盖、广告先行、吸引预订,而房地产广告又占了平面广告的三分之一。一些媒体迟迟不敢改小报型态,主要担心房地产广告这块肥肉落入大报型态。其实,不管大报型态还是小报型态,不管哪一种广告,广告商关心的还是报纸的有效发行量,特别是市区的覆盖率、读者的消费力。倘若真正是当地的强势媒体,真正有效实现发行量大、读者消费力强,广告就必然会向其倾斜、投放。何况,小报型态承接到要求大开张的广告,可以打通版来做,可以出特刊等。实践证明毅然改为小报型态的晚报,广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机制突围——走出“大锅饭”体制,回归市场化管理

  晚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机制灵活、反映灵敏打响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更市场化的都市报诞生后,晚报的机关报体制(或从机关报派生)僵化的弊端更加明显暴露出来,逐步远离市场,用人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方法更多沿袭了计划经济的那一套,粗放经营,惯性发展,虽然也慢慢在改,但是改的步伐不快,不适应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对竞争,晚报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机制、体制,释放能量,创造效益。《齐鲁晚报》总编辑郝克远说过:“晚报最大的敌人是晚报自己,是自己的体制、自己的魄力。”

  管理学强调,组织的使命取决于外界社会组织的要求,即确认本组织是为适应何种社会需求而存在的。也就是说,组织形态的设置、功能要能够满足三种基本需求:富有成效、不断创新、方法灵活。当前,传媒竞争进入到以纵向系统为单元综合竞争、依靠机制和体制的力量决胜的阶段,光靠先进的理念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造适应专业时代的体制机制。现在,许多晚报还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种法人治理结构的责权利不清晰,使一些报社还不能做到真正独立的市场经营的主体,报社领导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而对企业不负责,处处怕闯“红灯”,定位游移、决策迟缓,让机遇在叹息、研究中错失。而决策、执行一体化的“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科学决策,造成相互掣肘,另一方面易于使监督流于形式。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是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在市场搏击中转换经营机制的保障。而首要的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或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形成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决策、执行、监督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又彼此协调。

  权力分配机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革、激励机制改革,是报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三个重要内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形成符合市场机制的报业内部治理结构、治理程序、治理手段,用市场化管理和市场化机制来打造活力,持续发展。人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

  报业作为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统一体,每天的新闻靠人来采访和编辑,版面的广告人靠来经营和制作,印好的报纸人靠来发行和服务。这几年一些晚报内部对采编人员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多未实行全员竞争上岗聘用制,分配制度未完全打破“大锅饭”,权责利没有紧密挂钩,有的疏忽管理,考核形式化,看不出工作好与坏,中层干部用人是“武大郎开店,矮的进来”。这样的机制难免效率低下、发展泛力。

  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应从事业发展出发,因事设岗、结构合理、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差异化的绩效考核。采编系统以发稿的质和量为考核主体,非采编系统以工作绩效、工作纪律、工作态度等为考核项目,做到量化考核与质量考评有机结合,实现薪酬向技术岗位、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激励高效优质,要素配置优化组合,释放新闻生产力,提高团队智慧、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真正达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郑州晚报》把体制创新作为市场竞争的最核心因素来抓,通过设岗竞聘,采编体系的36名中层干部只留下9人,其余全部转为普通员工,待遇与工作量、报社效益成正比。采用全员聘用制,连执行总编贡振国也是“合同工”。《羊城晚报》的干部聘用制、经营市场化、采编合一制、分配配套制,使各种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组合,提高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知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知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