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缺失诚信究竟害了谁?

缺失诚信究竟害了谁?

用捡来的身份证求职死亡后带来索赔难题
    
     4月13日,北京海淀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奇特的案件,一名公司员工因工作原因跳河而死,但因他在公司使用的名字不是真名,因而在向公司索赔时遇到难题。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去年年底,一名发小广告的男子被人追打无路可逃,跳入北京昆玉河。同时,北京康源建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报案称,公司员工张苏杰失踪。警方调查发现,死者随身物品中,有北京康源公司的广告和一顶小红帽。经家属辨认,死者名叫何伟。有目击者称,追打何伟的人,是因购买了他派发广告中推销的一种叫做“清体能”的药品,服用后无效,而找他寻仇的。何伟的女友向警方证
     实,何伟以“张苏杰”的假名字在康源公司工作。但康源公司则称从无“何伟”一人,并质疑:跳河者与打捞上来的死者是否一人?何伟是否就是张苏杰?
    
     死者家属索赔32万
    
     在开庭前,何伟的母亲一直念叨“儿子是在为康源公司打工时死的”,她认为公司要负责,并向康源公司索赔32万元。
    
     据死者女友说,在捡到北京房山人张苏杰的身份证后,32岁的何伟摇身变成了“张苏杰”,并做了康源公司营销员。康源公司员工周某上庭作证,面对何伟照片,周某认定照片上的人是他同事张苏杰。但康源公司的律师则拒绝承认此事。
    
     就业诚信缺失究竟害了谁
    
     信用污染已经蔓延到就业市场,假学历、假档案、假招聘的泛滥,使就业遭遇严重信用危机。
    
     求职中诚信缺失给求职双方带来的种种伤害,以及求职双方为了免受欺骗采取的种种防备措施……在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提倡以诚信为本的国度里,在这个越来越期待和呼唤诚信的就业市场中,人们不仅要问:“诚信缺失,就业市场中到底谁受伤害?”
    
     就这起争议,北京国汇律师事务所于福利主任说,死者用别人的身份证求职本身就不对,先不说他用别人身份证求职的目的,单说一直用别人身份工作,如果不露了马脚,用人单位发现你是造假进来的,可能会导致被开除,那样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就业,说影响一生的事业也是不夸张的。当然,不管是主观上作假,还是因为客观的原因“被动作假”,在求职中不讲诚信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来说其实都没有好处。
    
     如果说,在一个信用体制发达的社会,人人都遵守规则,诚信求职,相信结果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求职和招聘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所以,这起争议错在冒用“张苏杰”名求职的“何伟”。
    
     专家谈就业需要诚信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光耀说,近年来,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各种不诚信行为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如提供假的学历、学位证书,在求职材料中搀杂使假,“美化”简历,生编硬造所获奖项和工作经历等。
    
     这些行为造成社会对求职者的不信任感,对于诚信就业者而言很不公平,也增加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甄别的困难。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于,这种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使日益严重的社会信用问题雪上加霜,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加重了“就业难”的问题。
    
     虽说,在求职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主动地去造假和欺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可能是部分人造假,导致大家都得这么做,从而提高了诚信的社会成本。这种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在求职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正是因为有人通过造假欺骗的手段获得了成功,在这种“惩善扬恶”的信用氛围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让自己不在竞争中落败,不得不通过作假维护自己的利益。
    
     针对这种缺乏诚信的求职,“求职担保”在一些企业也相当流行。担保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只要求担保人写一个担保书并出具身份证复印件,另一种则要求在公司提供的格式化的担保书上签字,并加盖担保人所在的单位或居委会的公章,担保手续必须由担保人到公司亲自办理。
    
     而在我国,可以说,目前的信用制度是极不健全的,人们的信用意识是不健康的。我国至今没有健全的信用法律制度,这种状况的持续已经开始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了不同层面的信用危机。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刘明辉对此案看法是:如果此案能认定死者的真实身份,并确认其生前使用了假身份证求职,那么,按照现行劳动法的规定,他将无权享受工伤保险。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使用假身份证求职属于欺诈行为,直接导致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既然该合同自始无效,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才享有的社会保险权利也自始不存在。
    
     劳动保障部门诚实就业是第一位的
    
     本案的发生引人深思,如果当事人求职时不是一念之差用了捡来的身份征,如果企业能够按政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那么这一切也许都不会发生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案用事实再一次向求职者发出警告——诚实就业永远是第一位的。
    
     记者在劳动保障部门采访时了解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考核职工时,对职工素质要求不尽相同,但有一条是一致的,那就是诚实守信的品德,而很多问题往往就吃亏在于不诚实。
    
     劳动保障部门提醒求职者:诚信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考虑的首要问题,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多高明,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