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目前我国就业难的现状描述

目前我国就业难的现状描述

(一)毕业生就业难
    
     来自教育部门的消息表明,今年高校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另一方面,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与新增毕业生叠加,使2005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高毕业生将突破40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结构性失业
    
     目前我国在经济成长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结构性的失业。我国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占gdp的比重太低,使其新创造的就业岗位的增长慢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就业压力不断上升。
     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看,已经有许多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如电子行业和专业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行业如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保险业在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常常出现高技术高技能人员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果下岗的职工在短期内能适用这些行业技能要求,将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由就业难反思我国人力资本投入
    
    
     (一)高等教育投资
    
     最近几年,我国存在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就业岗位,人才市场供求悬殊比例过大的现象。但那并不能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已经过剩,相反,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人力资本的总量与水平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是远远不足。
    
     首先,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很小。如1992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109 .25亿美元,在当年世界各国经费投入总量排位中,我国属于最低档次,同美国相差几乎30倍。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01年,虽然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达到了307 .4亿美元(人民币2582.38亿元),但仍不到美国1992年经费投入总量的1/10。
    
     其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一直较低。根据发达国家教育投资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在5.5%左右为宜。而我国直到2001年才达到3 .19%的水平,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世纪末达到4%的水平,仍有很大的距离。2001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仍只有23 .6美元,与1992年俄罗斯的人均水平相差近8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更多的资金是投入到物质上。
    
     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支出呈下降趋势。在教育投资低下的情况下,大学生、研究生扩招还意味着人均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等严重不足,难以保证毕业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学校教育资源的相对滞后,毕业生质量下滑,因此用人单位往往致力于"优中选优"。这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入
    
     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国有企业中30%以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30元之间;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基本停止了人力资本投入。有的企业错误地认为人力资本投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忽视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十分低下。在亚洲15个国家工业效能的排名中,中国倒数第二,仅略高于孟加拉国;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体现在生产率上,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8、日本的1/13。
    
     没有长远战略眼光,就看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英国的失误和德国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史学家布拉德.德朗考察了1850年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他写道:“英国政府没有为那些到新建工厂打工的民工的孩子兴建学校。到19世纪末,英国变得十分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而在早些年大力投资办学的德国,后蒸汽机时代的电力技术、冶金技术和化学技术纷纷繁荣起来。进入20世纪时,英国在技术和生产率方面的领先优势已大大丧失。”短时期内忽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恶果,数十年后无可挽回,不可避免地报应了。作为人力投入的最主要方面——教育投入过低的恶果,其弊端在中国正在显现。
    
     解决我国就业难的有效措施
    
    
     首先,增加高等教育投资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教育资源相对滞后的必然选择。其次,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的兴衰转移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等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世界各国都会面临到的问题。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一方面采取扩大公共部门投资、促进部门经济结构变化等措施以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实施增加人力投资的人力开发政策,即政府采取对劳动力重新训练与教育的措施,把非熟练的工人训练成有一定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把不适合职位空缺要求的失业者训练成能够满足雇主需要的工人。因此,这一措施被称为人力政策。
    
     结合我国实际来看,1994~200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平均需求弹性分别为-0.09、0.06和0.5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需求弹性是个负值,要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必然要求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按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预定目标,我国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年底的50%, 22.5%和27.5%分别调整到2005年的44%、23%和33%。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其向劳动生产率较高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和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
    
     (一)、大力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是使一般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要使教育发展的速度或比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尽力改变教育滞后性带来的制约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弊端;二要树立教育投资的观念,提高教育的长线经济效益;三要实施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四要重点做到普及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坚持教育创新,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创新人才。同时,根据劳动者不同群体对象的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二)、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和竞争机制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充分,为此,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市场机制势在必行,应积极有效地开展下列工作:
     (1)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促使城镇人力资源全部进入劳动力市场,由供求双方相互选择实现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 复转军人应实行市场竞争就业与适当优先服务或者相应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办法; 过去企业内部消化的富余人员,应通过运用失业保险、就业扶助以及相关的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将其安置转向市场。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对人力资源市场制定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
    
     (2)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就业分割的壁垒,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就业管理体系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大城市的转移要给予积极引导、合理统筹。
    
     (3)健全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和为供求各方提供全面对称的信息。为此,政府要尽可能让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在市场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实现双向选择,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预测指导,建立功能健全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鼓励和完善相关就业电子网络特别是政府网的建设。
    
     (4)职业培训与技能开发社会化和市场化。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开发实体的活动都要从就业市场和企业经济效益出发,政府对于职业培训和技能开发活动主要通过间接管理,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引导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
    
     (三)、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1)高等教育扩招时应注意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对于传统的、纯理性专业可保持稳定或适当减少,而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则要新建、扩招。(2)整个教育机制要改革,学生就业机制要转型,可以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提前毕业, 企业全年都可以进学校要人。(3)从中小学起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学校要把学生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视野。
     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配套服务政策欠缺的问题,首先,应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出台有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资助制度,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就业、困难生活补助制度和就业推荐成功奖励制度。对一些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毕业生,除了帮助实现就业以外,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在待业期间给予生活补贴,标准可以参照失业人员的救济金标准执行。其次,政府应以科学的政策推动大学生就业,搭建全面、快捷的信息平台,推进无障碍就业。
    
     综上所述,只有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才有利于实现科技知识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解决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促进我国新世纪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