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把欠薪想跑的老板“堵”在大门口

把欠薪想跑的老板“堵”在大门口

宝安1280名劳动监察协理员成为劳动局安设在基层的“眼线”及时反馈工厂劳资状况
    
     公明街道
    
     协理员深入基层当“眼线”
    
     陈志坚是宝安公明街道楼村企业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他与同事一起管理着楼村93家企业。前年,陈志坚与3名同事一同被聘为宝安区劳动监察协理员,从此他们成了宝安区劳动局安插在基层的“眼线”:监控这93家工厂是否按时发工资、发放的工资是否达到深圳市规定的最低标准、工厂有没有要员工超负荷加班……
    
     本报记者周江南
    
     公明街道劳动管理办公室主任麦权胜说,公明街道现有1000多家企业,但公明劳动站仅有30多人。除去窗口办公人员,其中只有10多人是劳动监察人员,面对千余家企业,管理上确实有些人手吃紧,而陈志坚等劳动监察协理员,本来就一直呆在基层,对这些工厂的经营状况十分熟悉,而且能够及时获知这些工厂的动态,立即反映到劳动站来,以方便劳动站对一些“问题工厂”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欠薪事件的处理上,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
    
     劳动监察协理员在行动
    
     ■个案一:
    
     楼村原有个120多人的金威电子厂,今年初由于经营不善,老板拖欠了员工工资,而且有“跑路”的苗头。金威电子厂里有位厂长是楼村本地人,他及时将老板将要“跑路”的消息告诉了陈志坚等人,陈志坚等人经商量便向金威电子厂派驻了几名“保安”,名义是保卫金威电子厂的安全,实际上是防止老板做手脚。“保安”入驻3天后,老板借口出去“想办法”就人间蒸发了。幸好及时采取了措施,老板跑了,部分财物还在。于是,一方面劳动部门将该厂封存,待法庭作出裁决;另一方面,楼村先期出面垫付了工人的工资款8万多元。一场原本要发生的欠薪风暴因为劳动监察协理员的及时通风报信而消除。
    
     ■个案二:
    
     今年8月,楼村又有一家家具厂由于经营不善而出现欠薪问题,而且还拖欠了水电费,劳动监察协理员便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得知老板确有“跑路”苗头后,陈志坚等人便又安排“保安”入驻了。当老板偷偷把仓库里的货物运走时,“保安”便不客气地堵住了。
    
     对楼村的企业了如指掌
    
     平时,陈志坚等人还对楼村的93家企业进行不定期的访查,不仅与老板展开沟通,还经常询问这些企业的打工者:老板有没有克扣工资,有没有要求加班过度,员工对工资条件、吃住条件有什么不满意等。一旦发现有不合法的情况,陈志坚等人便会敦促老板进行整改。陈志坚等人对楼村的93家企业可谓是了如指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及时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
    
     公明街道劳动站麦权胜说,劳动站的工作人员没法时刻关注街道1000多家工厂的问题,更不可能如陈志坚等人一样发现工厂老板有逃跑的苗头。对于发现并及时处理欠薪问题,劳动监察协理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像劳动局安置的“摄像头”
    
     记者到公明街道采访时,正逢宝安区劳动局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公明开展地毯式检查行动,监察大队副队长陈国际也充分肯定了劳动监察协理员的重大作用。在公明街道,陈国际带领执法人员到各劳动站蹲点,一头扎到企业里,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街道劳动站、劳动监察协理员等给予全方位的配合。在益康内衣厂,几名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厂纪厂规、工人工资单、劳动合同等。检查人员介绍说,这家工厂做得比较正规,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但很快就可以整改过来。面对执法人员的批评教育,该厂人事部工作人员当即表态:马上整改。
    
     据了解,宝安全区共有1280名劳动监察协理员,打工者更喜欢叫他们“工资监控员”,他们就像是劳动局安置在各处的摄像头一样,把当地企业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劳动局,对于及时了解全区企业的劳资关系动态情况十分有利,为及时修订企业四级预警级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西乡街道
    
     四个月摘掉八成“红帽子”
    
     在今年6月的那次排查中,西乡街道共清理出9家存在重大劳资矛盾的“红色企业”,18家存在较大劳资矛盾的“黄色企业”;现在,西乡的“红色企业”为两家,“黄色企业”为5家。4个月里,“红色企业”下降了近八成,“黄色企业”下降了七成多。
    
     灭“红”遏“黄”,西乡街道开了一个好头。街道党工委书记陆福强总结道:只有抓住劳资纠纷的主要矛盾,依法办事,才能公平、公正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袁江斌
    
     三道防线严防劳资纠纷
    
     西乡有1700多家企业,劳务工达40多万人,今年上半年该街道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劳资纠纷,给劳动管理工作敲响警钟。面对严峻形势,街道办上下转变观念,街道党工委书记陆福强亲自挂职新成立的“调解劳动纠纷指挥中心”总指挥,全体领导干部参与、各社区积极配合,稳定劳资纠纷成为全街道各部门共同的事情。
    
     劳动部门是直接面对劳资纠纷的职能部门,为做好“红色企业”、“黄色企业”的转化工作,西乡劳动管理办的20名监察工作人员每天下工厂,与企业展开沟通,充当灭“红”遏“黄”的排雷工兵。为落实责任,劳动管理办还向派出所学习,将监察组划分为四组按片警辖区进行监察。为规范企业用工,劳动管理办加强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今年以来,共发出劳动合同近16万份,签订率达95%,回收备案率达89%。
    
     目前,西乡已形成防范劳资纠纷恶化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企业人事监控网。这一张网主要由企业负责人事工作的人员组成,劳动部门定期与这一批人员沟通,及时了解劳务工动态,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政府的劳动法规。第二道防线是劳资协理员监控网。西乡聘请了51个监察协理员,遍布每个居委会、工业区,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30人以上的集体事件快速汇报制度,确保“预防为主,妥善处理”。第三道防线是政府部门多方协调网。这是为处理紧急突发事态筑起的一道防线,由劳动、城建、司法、团委、工会、综治办等六个部门组成,遇有突发情况,六个部门协调分工,及时做好各项工作,避免事态恶化。
    
     ■个案一:
    
     工人长工资企业也叫好
    
     今年7月,在政府有关部门过问下,西乡华之钜科技有限公司的上千名员工领回了他们被拖欠的工资。让员工们更高兴的是,他们的工资水平也再上了一个台阶。
    
     员工的工资上去了,企业的负担是不是就加大了呢?华之钜有关负责人称,给员工长工资后,企业感觉劳资关系明显理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增加了。整改前,因为加班费问题,工人流失严重,现在长了加班费,同时采取轮班制的做法,降低加班时间,近几个月来流失的员工数量大幅度下降。
    
     华之钜能在观念上转过这个弯,也要感谢西乡街道各部门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华之钜是一家员工达1500名的私营企业,但半年前该企业的劳资关系却较为紧张,有关部门也接到过该企业员工关于拖欠工资的投诉。在排查中,有更多的问题被发现,包括没签订劳动合同、超时加班、工资和加班工资不达标等等。华之钜因此戴上了“红帽子”。
    
     劳动部门向华之钜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华之钜对此也非常重视。在较短时间内,华之钜迅速回复了书面整改报告。政府部门对该企业的整改评价非常高,不仅将该企业的“红帽子”摘了,而且还跳过“黄色企业”,直接将该企业转为“蓝色企业”。
    
     ■个案二:
    
     每周休一天不再是奢望
    
     记者来到西乡荣华达电子加工厂这家拥有员工达260人的个体企业走访时,正临近周末,不少工厂员工都在计划着自己周日是去逛商场还是留在宿舍休息。对于每周能有一天归自己安排,员工们都很满意,因为在今年7月份以前哪怕每月休息一天也是一种奢望。
    
     荣华达厂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提高产能往往就要依靠工人们的加班加点。随着工厂订单的增加,工人们的加班加点也成为家常便饭,人均一个月加班达140个小时。另外加班工资也没有按劳动法兑现。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下,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每个月都有10多名员工辞职离厂。
    
     厂方其实也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厂区设置的意见箱里经常塞满工人要求增加休息时间、减少加班的意见书。大多数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希望每月能有两天休息就差不多了。工厂负责人称,虽然厂方也考虑了工人的这一合理要求,但手边订单一多,时间一紧,就把工人的利益搁到一边去了。
    
     今年6月,政府部门通过对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发现了荣华达存在的问题,并给该企业悬挂了“黄色信号”。6月底,劳动部门向该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10天内整改。
    
     “黄色信号”给荣华达的管理层敲响了警钟。从今年7月份开始,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该厂开始实施全新的工人作息制度,确保工人每个周日都能够休息,同时每个月的加班时间也削减一半左右。另外,企业还破天荒地贴出公告,让每一位工人都知晓自己应该享有的工资水平、加班工资水平等。这一系列改善工人权益的措施得到全厂员工的热烈欢迎。
    
     从今年7月份开始,厂方决定为全体员工提供免费中餐、晚餐。虽然是免费的,但内容不含糊,员工每一顿都能吃上四素一荤,不仅吃得饱,也能吃得好。据了解,仅此一项,就间接为员工增加了100多元的收入。
    
     在厂方整改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厂区与工人交谈,在广泛了解工人态度的基础上,肯定了荣华达的整改,并将其劳动用工预警信号由“黄”转“蓝”。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