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杂谈 - 富人的孩子咋当家?

富人的孩子咋当家?


     上海一位富翁爸爸,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考出了好成绩,奖励给他一辆价值百万的宝马车。一时间满城风雨,褒贬不一。
    
     重庆一对富翁父母,为使孩子从小养成艰苦奋斗的品格,十多年对孩子隐瞒家庭的实际状况,谎称家中贫寒,孩子知道真相后对父母十分不解。
    
    
    
     这几年,类似的新闻越来越多,这不是一些偶然发生的现象,很大程度上,这是暗示着,中国渐渐开始形成这么一个阶层,这个阶层对于子女教育有很多特殊的需求。这个阶层里的人们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社会的精英。他们物质富足、生活富裕,随着儿女的出生、长大,开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跟他们一样的社会精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华则略带揶揄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富豪们所热衷的三件事:一是发展企业,二是与政府打交道,三是教育孩子。“即使是很年轻的老板,也把培养孩子提上了议事日程,80%的人希望孩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
    
     然而,希望固然美好,道路却十分艰辛。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往往被不健康的方式扭曲。吃着麦当劳、看着好莱坞、玩着游戏机长大的“80后”群体,普遍让他们的父辈感到担忧。
    
     一位教育家说的好,孩子毕竟不同于工业化的产品,孩子需要数十年的感情投入、智力教育、人格培养,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必须要针对性地教育。
    
     父母们也有他们的苦衷。
    
     四川的女企业家冉敬芳,自小身残,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辛苦的努力挣得千万家产。望着从小衣食无忧的孩子,她担心、忧虑——孩子们将来长大以后,能否像自己一样,勤俭为本、劳动致富?还是会骄奢无度,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因此,她决定,跟孩子们签订“不继承遗产的协议”,协议一旦生效,5个孩子无一例外都不能继承她的财产。她这是逼着孩子们明白:钱,必须靠自己劳动获得;生活,还得用双手去打造。
    
     许多身为企业家的父母都跟冉敬芳一样,从贫穷中来,出身草根,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今天的成就。在他们身上,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富而不忘本,他们看重这种品质,同时希望下一辈能继承这种品质。
    
     但是,让孩子拥有勤俭美德,是不是必须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呢?比如本文开始提到的那对向孩子隐瞒家庭情况的家长。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极有可能使年幼的孩子心灵受到创伤——毕竟,父母是欺骗了自己。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管出于怎样的出发点和考虑,方法总要得当。
    
     时代教育管理公司的董事长王康先生的观点也很独特。在他看来,每一个阶层对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意义,“既然出身富裕家庭,就要学会这个阶层的生活方式,学着做一个真正的贵族,当然,这并非要鼓励浪费”。
    
     的确,很多父母出身是非常艰难,但时代毕竟不一样了,我们没有必要把老一辈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
    
     “我们小时候每天最关心的问题是有没有肉吃,能不能吃饱。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根本不用去担心这个问题,你知道他们在考虑什么吗?”王康先生说,“他们考虑的可能是自己为什么活着?人是怎么一回事?这类的精神层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教育这一代的孩子,必须要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要从他们看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角度和眼光出发,形成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非一味地强调过“苦”日子,甚至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法。
    
     当然,即使是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家庭也要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艰难,使他们从小认识到,父母是靠艰苦奋斗赢得了现在的家业,“我也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来挣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教授杨韶刚先生认为,“孩子是否感到幸福,和父母的职业、年龄、相貌、学历、财富、社会地位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所需要的东西,才是最令人愉快的事。”
    
     各种观点都没错,关键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目前这个社会环境下孩子的心态、特性,以及孩子所身处的这个人际环境的特征。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为什么不能鼓励孩子的正当消费呢?或者说,为孩子花正确的钱。
    
     爱立信中国区副总裁蔡桐木先生有两个儿子,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素质,他在上海专门请了教练,教他们兄弟俩高尔夫、足球、乒乓球、游泳。奢侈吗?似乎有点。值得吗?两个儿子健康的体魄和性格说明了一切。
    
     有教育专家提出了“贵族教育”,是的,我们也要打造“教育奢侈品”。
    
     曾有人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那么,从现在就开始做。真正的“贵族”会成为我们将来时代的精神领袖、社会中坚,会成为良好生活品位、优雅时尚的倡导者。他们就诞生在今天的土壤里,诞生在今天的教育中。
    
     这跟培养孩子节俭、朴素的美德并不矛盾。
    
     据说,当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李嘉诚便专设小椅子,让他们列席公司的董事会,颇有点过去宫中培养王子的味道。为了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掌握现代科技,李嘉诚将两个儿子都送到了美国留学。这种投入当然为今后李氏家族的长生不衰打下了扎实的基矗但他平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美德。在美国留学时,次子李泽楷的零用钱,都是他在课余兼职,通过做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楷将打工所得,除了作为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所以,说到底,平民教育也好,贵族教育也罢,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教育上的花费多少不是本质,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重点。家庭条件好对培养孩子当然有优势,关键是如何利用这种优势。杨韶刚教授说得好:“社会精英阶层大多在企业或某些部门担任要职。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好这种优势,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
    
     (华人世界苏旭)
    
    



创业杂谈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杂谈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