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涯规划 - 创业过程就是一种财富(一)

创业过程就是一种财富(一)

7月1日晚上11点,记者收到了邵亦波发自大洋彼岸的e-mail。现在的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上次见到他还是4月份在上海易趣总部。韩国、美国、香港地区,他很少能够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个月。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交易平台,易趣网迄今为止已经吸引了超过两亿美元的境外投资,成为全国留学生创业企业吸引外资最多的公司。
    
       但邵亦波从来没有以一个“创业成功者”自诩。
    
       “成功其实是指一个人能实现自己有价值的理想,是一个人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起了多少改变的作用。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都是成功的。当然创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但创业不要只看结果,我觉得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能创业并坚持下来的年轻人本身就是有勇气和成功的。一个人能否坚持和专注,在我看来很重要,这决定了他是否能成功,因为很多诱惑和挫折会让人放弃,而一旦放弃,便再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机遇、智慧、
     爱好也很重要,它们都可以帮助实现成功,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对自己事业的专注。”他对记者说。
    
       有着“大头神童”雅称的邵亦波在学生阶段应该说相当的一帆风顺和令人艳羡。
    
       这个绰号来源于中小学时代,他参加各种竞赛获奖如同探囊取物。那时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数学家。如果在高中时不出国读书或者说没有出国念书的想法,也许现在他已经成了数学家。可是他偏偏不安分,17岁那年,还在华东师大二附中读高一时就自己作了去美国名牌大学读本科的决定。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顽强的斗志,他成功地跨过高三直接升入大学。当时美国有几家大学同时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哈佛大学。邵亦波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本科深造的第一人。
    
       邵亦波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是班长和三好学生。在哈佛读了物理和电子工程双学位,1995年两个学位都是以最高荣誉毕业的,在1600名毕业生中是前12名。哈佛本科毕业时,他同时收到麦肯锡和波士顿两家咨询公司的聘书。邵亦波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被公认为公司“最优秀雇员”之一,被公司送进哈佛攻读mba。波士顿咨询公司为他提供9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惟一的条件是必须在毕业后回公司上班。如果另谋他职,这笔钱必须原银奉还。邵亦波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因为他“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于是,美国少了一个邵亦波,中国多了一个易趣网。于是,他的人生经历中因为创业多了许多艰辛和挫折。
    
       “读mba对最初的创业其实没有很直接的帮助,因为mba的案例很多是针对成熟型企业的,在创业之初使用未必合适。但mba本身教会了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邵亦波明白,从一名学生到创业者、管理者的转变很大,“首先就是现实经营与学校里纸上谈兵的差异。学校里没有任何压力,谈的都是案例,毕竟不是自己做。而自己创业就不同了,你聘请了很多人,你要对他们负责,对他们的家人负责。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发展战略、团队搭建、成本控制、市场推广、产品开发,需要有大局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
    
       邵亦波创建易趣源自在美国的一段经历。临回国前,他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拿到ebay网站上拍卖,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台电视机,买来的时候花了500美元,用过两年之后,竟在ebay上卖了550美元。“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从中感觉到个人与个人交易的魅力。它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最起码,给我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果我通过别的方式卖,价钱肯定要少30%至40%。”
    
       选定了商业模式之后,凭借着在波士顿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经验及投资和金融方面的才能,邵亦波很快拿到了40万美元风险投资。
    
       随后他带着这40万美元和9万美元的负债回到了上海,这时是1999年6月,邵亦波只有26岁。两个月后,易趣网正式推出,邵亦波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选择了同班同学谭海音作为合作拍档。同年11月,易趣再次获得650万美元风险投资。
    
       现在回想起来,邵亦波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创业资金是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多也是最大的困难。“纵然有再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再强的能力,没有资金来支撑运转的话,创业谈何容易。应该说,易趣是电子商务‘第一桶金’的受益者。易趣刚在国内出现的时候,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市场还不成熟和规范,更不用说机制的完善了。挖掘‘第一桶金’的过程,也是易趣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摸爬滚打、艰难摸索发展道路的过程,当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谈到如何说服投资者给自己投资,邵亦波的回答是“团队的诚信和商业模式发展的潜力”。



生涯规划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涯规划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