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涯规划 - 没发挥到极限,别谈转职!

没发挥到极限,别谈转职!

跳槽高手 2─台湾普熙总经理黄胤庭
    
    
     在外商公司战功彪炳,最后仍然碰到种族歧视的天花板,与总经理宝座无缘,黄胤庭用跳槽找到新的天空,但也体验到身为“空降部队”的难为。
    
     去年7月,黄胤庭在猎头公司的牵线下,从工作6年的老东家,跳槽到台湾普熙担任总经理。这一跳,除了薪水升级,也让黄胤庭提早两年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从工程师、业务代表、副理到跨部门的资深经理,黄胤庭的出色表现,让他在前一个公司,几乎是每年调整一次职位,但是在挑战总经理的职务时,他却遇到了外商公司常见的“玻璃天花板”。
    
     他先前待的这家德商公司,共有1.3万名员工,但全球216个分公司当中,却没有一个非德国裔的总经理。因此当他的德国老板要他再等两年,而且不能保证两年后这个职位就是给他时,他开始考虑转换工作的可能性。
    
     突破瓶颈,海阔天空
    
     “假如你的思考层面,已经超越公司给你这个位阶所赋予的权限,这时候你就应该追求upgrade,”黄胤庭如是道。在此之前,他兼任工程、业务两部门的主管,发觉公司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可是却因为权限不够,只能提供意见等待老板评估,“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出过全力,只是一直待着。”无力感,驱使他谋求转变。
    
     去年7月,他决心接受新职务,不过在此之前,他已评估考虑了将近1年的时间,其间还利用年假的机会,跑到美国、德国去面试新职务。黄胤庭说,同时有4家公司找上门来,台湾区总经理是最低的职务,其他3家公司都是提供亚太区的工作。不过他在转职前就考虑过,自己并没有管理行政事务的经验,因此宁可从“最小的职务”干起,希望培养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
    
     切忌新官上任三把火
    
     猎头公司指出,跳槽到新公司的高阶主管,大多数做不满1年就会离开,原因除了短时间难有建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刀阔斧的行动经常引起员工反弹,反而让自己的位置坐不稳。所以黄胤庭转换新东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焰,反而以低姿态来面对。
    
     例如早上八点半上班,他第一个到公司为员工开门;传统印象中的总经理一出手便是报公司帐,他却从来不浮报。黄胤庭认为,道德上没有瑕疵、用高标准以身作则,至少可以先避掉下属对“空降部队”的质疑,在此同时,他也积极与各个部门沟通,任何决策都经过大家讨论,先取得同事认同。
    
     黄胤庭说,面对不同的企业文化,千万不能一开始就说要做这做那,否则推动受阻后想修正,主管的权威反而会受打击。
    
     所以在任职的最初,他用“提问”取代“指示”,宁可多问一些“白痴”问题,“很多空降部队明明不懂,却要装作很厉害,进来三、四个月还在提问题,员工就会质疑你怎么还没进入状况。”
    
     饶是如此,他还是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去磨合,期间他曾开除一位资深员工,原因是对方不肯使劲冲业绩,反而要公司承担他的开销。此举虽然合情合理,但还是在同事之间造成寒蝉效应,当月业绩从1,600万元一下子掉到1,100万元,他才知道,原来这么“霹雳”的手段不能轻易使用。
    
     “最好的方法,还是按着原来的步调慢慢修正,才能在业绩没有太大波动的状态下,顺利接班。”这是他的宝贵经验。
    
     为工作成绩单留下纪录
    
     当初在德商公司任职时,从工程师转任业务,黄胤庭在完全没有业务经验的情况下,第一年就闯出250万美元的业绩,后来更把公司在台湾的市占率从5%提升至89%。彪炳的战功,不断吸引对手来挖角,只是他自忖,“假使丢开了这里的资历与头衔,我有什么成就、能力可以说服别人?”
    
     因此,他刻意留下自己所做过的业绩纪录,甚至是工程师时代的报价单、技术文件,做为检视自己价值的成绩单。他说,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何必浪费时间做文书处理?但这些资料却是求职、跳槽时最容易说服他人的工具。
    
     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方向在哪里,跳槽才有意义。黄胤庭说他不排斥两、三年就换一个工作的员工,“毕竟有目标的跳槽,比没目标的跳、被逼的跳槽要好多了。”
    
     虽然不鼓励年轻人太频繁转换工作,但如果真的不喜欢那个产业或无法发挥,适时转换职务是有必要的。最怕的是,许多人工作了两、三年,可能觉得工作内容没新意,或和同事处不融洽,就轻率决定离职,没有尝试去解决问题便落跑,只不过是把旧公司的问题带到新公司而已。
    
     “很多时候,你没有走到极限,就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工作对黄胤庭来说一如舞台,淋漓尽致的演出才对得起自己,也才是决定转职最好的前提。
    
    
    



生涯规划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涯规划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