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与外国人同事如何相处

与外国人同事如何相处

     不同国家的人,思考逻辑与工作习惯多少不同,必须互相适应与尊重,积极沟通以避免误解。针对比较显著而需要相互适应的地方,可以归纳出几个原则:
    
     建立清楚互信的沟通模式
    
     语言隔阂,常常造成外籍同事与中国同事之间,在没有适当的翻译者或居间协调者在场时,沟通能免则免。其实彼此都应该把握机会,加强语言进修,主管也可以鼓励语言交换。另外,可以先减少全员集合的大会,拆开成项目合作的两三人小型会议分头进行,从小而美的组织开始,逐渐增加充分交流的机会。
    
     避免语言隔阂产生误解,凡事执行前最好多多再确认。如果细节说不清楚,就以书面来往。与外国同事共事,即使有翻译人员在,也尽量直接沟通,遇到误会就当场给予解释,避免通过第三者传话,这样也能从直接互动中了解双方的个性。
    
     中国人讲话比较模糊,主管在言谈间也较多左右摇摆的空间。与外国部属讨论任务,最好是说了就要做,不一定会做的事情就不要说。对于外籍同事的提案或外籍主管的决策,在成本风险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应该充分信任接纳,敞开心胸学习新的工作模式。
    
     尊重不同时间观与工作节奏感
    
     “工作即生活”是中国职场文化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默契。但是许多老外重视私人时间,不习惯周末工作或义务加班。听说在德国,有些主管还怕员工自动加班,万一没付加班费,员工可以依法告公司。这一点倒是不必强迫老外入境随俗,授权后尊重对方的工作节奏感。
    
     有些外国人,会抱怨中国客户不守时,或是内部开会时间一改再改。这时候,可以多带他们去见识传统的婚丧喜庆,稍微体会一下我们文化中比较微妙难以明说的时间观。
    
     马屁文化放轻松
    
     中国职场上,上司与下属间职级的阶级意识十分明显。在吃饭与同欢场合,中国同事会不停奔波席间鞠躬敬酒,而老外则坐着纳闷,吃顿饭何以要把身心搞得如此“不舒适”?
    
     下属与客户开会中途,老板闯入,中国人通常会暂时打断谈话,赶紧站起来迎接招呼老板;而外国人会继续与客户交谈。他们认为没先约时间就跑来的人,无论是谁,理当等待。
    
     这种权力关系间的应对文化,可以事先对外国同事解释;若主管的行事风格是开放型,也可以免除这些繁文缛节,以平等的伙伴关系一视同仁。
    
     带外国同事一同拜访客户,增加非正式互动,可以帮助外国同事进入状况,多认识中国市场的文化特殊性与现实面。以发名片的动作为例:中国人通常双手奉上名片,对外国人把名片往桌上一放的国际礼节感到吃惊。外国人眼中较为失礼的情境,则是拿到名片当场瞇着眼睛看半天,或漫无意义散发名片,却不跟对方聊上一句。
    
     平等对待不同种族的外籍同事
    
     不同国家的人应该多混合交流。不要放任形成诸如德国帮、美国派、日本组这样壁垒分明的局势。尊重多元文化风俗,例如回教徒要定时礼膜的时间就尽量准假。多关怀异乡客,例如护送语言不通也不熟悉环境的外国同事坐出租车;或协助处理急病等意外状况。
    
     两种文化背景的人的磨合过程,如同一块圆形的两半:中间不应是硬生生对峙的直线分割,而是s型的动态曲线,如太极般圆融。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