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投资学 - 70年代人的零存整取生活

70年代人的零存整取生活


     70年代的人可能都有体会:那时的钱可真是一分一分的攒一分一分的花。在我对金钱几乎一无所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懂得一分一分地攒钱了,那时我五岁。
    
     五岁的我几乎没有什么玩具,手里经常摆弄的是个小小的火柴盒,里面装着一分和二分的硬币,五分的很少。先是一枚两枚,后来是满满的一盒,小小的心灵充满了一种喜悦和自豪,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有成就感”。我把它藏在衣柜的上面,每天在睡觉前都踩着床梆翘着脚把它拿下来,细细地数一遍,一落一落地摆好,再放到柜子上面,然后才能安心睡觉。那时的我不知道怎么花钱,慢慢地积攒了好几个火柴盒硬币。
    
     那个年代还有一样记忆最深的和存钱有关系的是:每月妈妈拿回来的小纸片,象粮票那么大,上面写着“伍圆”或“拾圆”,妈妈把它贴在小本上(应该就是当时的存折),一张一张的。我总是很好奇地在旁边看,不知道这是什么,只知道小纸片是用钱换来的。妈妈很慈爱地告诉我等集齐一年的,就给我买一套连环画,很令我期待。后来还真的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买了一套。
    
     后来上学了,不但学习文化知识也学会了怎么花钱。那时又有了些进步可以积攒一角一角的钱了,过年的时候还会有两角、五角的,直到小学四五年纪才接触一元的。那时花钱主要是嘴谗,经常动用私房钱买那种花生豆,“两分钱一个,三分钱两个”,我总是买三分钱两个的。在冬天的时侯还买老远就可以闻到香味儿的烤地瓜。每天放学在学校门口小摊上的芝麻糖也是我的最爱,但那时买不起五分钱的,一分的又太小,所以只买两分钱的。渐渐地我的火柴盒空了,又得从新开始。
    
     小学毕业的时候,通过零存已经颇有一些积蓄,那时的大环境又有了一些变化。当时有一个节目是“来自台湾的潮”,不知道大家看过吗?介绍了好多当时台湾的歌手:小虎队、王杰、张雨生、童安格、谭咏麟等一大批歌星一夜之间涌入我们的眼前。那时还看了好多经典的连续剧,例如《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小摊上到处是他们的像片,明信片上也到处是他们的身影和剧照。我依然记得许文强和冯程程打着伞在漫天的雪中慢步的情形,好浪漫。可想而知我那时一点一点的积累都干什么用了。直到现在我还依然保存着,那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上高中的时候好象由于功课很忙没有时间花钱,也就是买一些资料之类的还都是父母给钱,所以没有什么花销。
    
     大学的生活也很拮据,几乎省不下来钱。一直到上班,才又开始重抄旧业,把每个月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这在当时也是很不容易的,那时我一个月才四百多块钱,除去吃喝也不剩什么了,唯一好点的是年底有一笔不菲的奖金。三年后我结婚共攒了两万多全部用来布置我的小家了。
    
     冰箱、彩电、洗衣机哪个不是我一点一滴的积累?!
    
     结婚之后我又回到一穷二白的阶段,继续为社会主义小康而奋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存钱,因为我的工资还是很稳定的。那时没有投资的概念和能力,只求用这种方法可以被动的攒下钱,我俩都是工人阶级出身,一切只能靠自己。要买房子的时候就经常想,这个月可以买个门了,那个月能买个窗框了。有时没禁住诱惑乱花了钱就好懊悔:完了,一平面积没有了。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好辛苦,但是想想美好的未来,真是“痛并快乐着”。
    
     现在虽然谈不上富有但基本上稳定而充实,平淡而快乐,缺乏了一点上进心,多了一份满足感。我喜欢过老百姓平庸的幸福生活。
    
     儿子出生后我又准备开始零存的生涯了,一直到他上大学。《简爱》中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真对!
    
     (来源:搜狐理财)
    



投资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投资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