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投资学 - 有产者置业成败指南

有产者置业成败指南


     有产者置业是一个更为艰深的探讨话题。
    
     因为已有置业经验,所以患得患失;因为时市微妙起伏,所以顾虑重重……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房产,这可能吗?
    
     “每经地产·丽人行”力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调查,展现针对有产者置业的经验分享、板块分析及最新项目介绍。
    
     高位卖家:期待年中低价入市
    
     出于职业习惯,做销售的李先生将市场分析手法“移植”到自己的物业投资上,于是“画”出了一条高位卖房租房、等待低位入市的投资轨迹。
    
     2004年11月,李先生卖出了他在徐汇区90多平方米的房子。那时正是上海房价急速飙升的开端,然而那一轮飙涨自始至终不过半年时间,其间人人为楼而狂。李先生则是极少数大热之际抽身而出的胜利者,这个大获全胜的决定是怎样作出的呢?
    
     李先生的分析相当理性:“在出手之前,我关注楼市已有一段时间了。横向来看,按上海的发展程度,离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还有一定距离。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上海比较正常的房价应该在市价的50%-60%,70%封顶。根据市场规律,价值可能会被高估也可能会被低估,但价格不可能背离价值太远、太久。在我出手前,上海房价涨得实在摸不着边儿。虽然我们很难预知一个时期楼市的‘顶’在哪里、‘底’在哪里,但大时机的把握比冒险多收入每平方米一两百元更有意义。”
    
     尽管李先生不愿过多谈论这次成功为自己带来的财富增值,但他也坦承:“在我出手前后,市场价格已经比买入时涨了60%还多。”
    
    
     第一阶段圆满出货后,李先生还是在徐家汇附近开始了租房而居的生活。
    
     “房子更新(用作婚房的房东因工作原因去了外地),面积也大,住起来更舒适,用卖房所得款项的利息来支付房租也是绰绰有余。”李先生这样评价他的租房决策。
    
     对于再次置业,一直在留意机会的李先生心里也有几个指标。首先是交通要便利,即使以后不想自住了,交通对于出租或转手都相当重要;其次是社区和物业管理水平,李先生认为这些服务性因素,在都市人群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会发挥保值升值的重要作用。
    
     但李先生认为,目前还不是再次入市的最佳时机,在他眼里,房价还没有完全回归。
    
     前不久李先生去看了浦东的新项目“万科新里程”。尽管他对万科产品评价颇高,但价格仍旧成为一大阻碍因素:“开发商的定价如果没有预留较大升值空间,再好的物业也不适合投资。”李先生认为,经过去年的特殊状况,今年将会有不少楼盘上市,他想看看开发商会“怎么整”。所以,即使有动作,最早也要到今年年中左右。
    
     “必须切记,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李先生提醒,买房卖房心态都要放平和,看准了再行动。此外,选择中介时也要谨慎,尽量与比较知名的中介建立稳定联系,避免被赚取差价。
    
     投资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网ceo洪曦点评:上海房价的暴涨期已经过去,如果在2005年初之前抛出的话,可能还会有所收益;在这之后如果把房产作为投资品,在2006年获利的机会不多,应持谨慎态度。许茜每日经济新闻
    
     十年房东:月租月供细掂量
    
     上海人的房东形象似乎由来已久,这已成为上海人精明理财的佐证。张小姐来自典型的上海老房东家庭。
    
     1995年,在绝大多数上海人还安住在国家所有的公房时,张家就置办了第一套商品房。这一年,从天山二村搬往新居的张家,将闲置的老房子第一次出租,开始了一段持续至今的房东史。天山二村的两房,多年来,月租金从2000元涨到2300元,成为家庭一笔稳定回流资金。
    
     眼下,张家的资产清算大致如下:两套两房,每套月租金在3500元左右;一套三房,月租金在4500元左右。2004年用按揭贷款的方式一起买了下来,每平方米在5000元左右,现在房价涨到了每平米7000元到8000元,靠月租金来供每月的还贷额,估计8年内就能收回成本。
    
    
    
    
    
    
     “当然投资都是收益和风险并存的,买房之前,我们家也做了很多功课。”张小姐对《每日经济新闻》谈起了自己的投资经。买房之前,家人到楼盘周围和中介公司踩点,现场考察了交通情况、环境配套和房价、租金走势,评估了社区整体是不是基本成熟,以便房客来源能有保障。
    
     张小姐称,一些细节也是要关注的:比如一般楼房的一二层最容易出租,新盘周边如有比较成熟的高档商品房社区则容易吸引境外租客。
    
     最后,张家选择了长宁区虹华苑的社区,附近的华光花园开发比较早,港台及海外人士比较多,虽然整体档次比古北地块稍逊一筹,但出租两年,张小姐家的房客基本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来沪工作的人员,租客阵容稳定。
    
     张小姐强调,家庭投资者的资金有限,两年之内租不出去的话,要考虑能否承受按揭还贷。投资风险长期来看,还要看8年-10年内能否收回成本。如果投资周期太长,资金收不回来,投资房产的收益率就太低了。
    
     洪曦点评:张小姐稳健成功的理财案例在2006年内很难重现。上海房价的暴涨期已经过去,如果在2005年之后把房子卖掉等待房子大跌时购进,希望很小。王芳艳每日经济新闻
    
     “5+2”置业者:松江买经济型别墅
    
     马先生的“5+2”生活模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不可及的概念:在市区结束五天的繁忙工作后,利用两天的双休日居住山野间,接近自然———这种生活模式,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有产者改善生活的选择。
    
     马先生90年代初来上海从事it行业,目前已位居公司高层。
    
     1996年,马先生通过银行贷款在徐家汇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套住宅,是一套两室户的公寓房,2000年还清了银行贷款。
    
     2005年,无债一身轻的马先生萌生了二次置业的构想,但和大多数再置业者不同的是,他的目光投向了松江别墅区。
    
     佘山垂钓、高尔夫都是马先生的业余兴趣。但是,佘山核心区域内的别墅动辄千万元,属富豪级产品。于是,马先生将视线转向十多公里外的松江新城板块。
    
     实地考察后马先生发现,在松江买套经济型别墅的价格,仅相当于市中心的普通公寓房价格:100万元在市中心还不能买到100平方米的新房,而同样的价格,在松江可以买一套170平方米的别墅,享受有天有地的别墅生活。
    
     一番权衡,马先生用100万在松江原野花园买了一套170平方米的叠加别墅。马先生很满意自己的决策,平时上班住市区公寓免去劳苦奔波;周末及节假日去郊外居住,享受休闲放松的生活。
    
     洪曦点评:2006年尽管不适宜房产投资,但如果把房子作为消费品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从个人的支付能力出发,以小房换新房改善居住条件完全可行。李丽每日经济新闻
    
     跨国公司高管:淡季之时果断出手
    
     瑞明,某跨国物业咨询公司中国高管,目前在沪拥有房产若干,具体套数不详。
    
     1997年,瑞明自香港北上上海。其时上海房地产市场尚处于“冬眠”状态,单价4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都可称为豪宅。
    
     从1999年开始,瑞明进入上海购房置业队列,陆续操作一些稳健的买进卖出。令他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典一役发生在2003年。
    
     2003年,sars肆虐的春天,上海楼市始逢启动三年之后的一个短暂低谷,售楼处门庭冷落,原已无议价空间的新盘也有部分项目出现了小幅促销。
    
     一天午饭后,他在离办公室不远处发现了静安晶华园———正推出售价不到8000元/平方米的房源,发现销售惨淡。但他信奉市场越消极越是进货良机,便买入晶华园两房一套。
    
     三个月后,sars阴影渐退,积蓄已久的购买力突然爆发。半年之内,静安晶华园报价冲破万元。每当瑞明路过中介门店看见挂牌价格变化时,都颇为自得。
    
     但到了2004年5月,宏观调控的气息隐隐显现。作为业内人士,瑞明感到了一丝不安:“一切都和当年香港的情况极其类似———彻夜排队也买不到房,一夜之间转手就能挣10万元。”
    
     2004年6月,瑞明作出了抛售静安晶华园的决定。1.2万元/平方米的挂牌价一出,瑞明账户上悄然赚进近50万元。
    
     接下来,房价愈加飙涨,至2005年春,宏观调控新政频频,上海楼市一夜降温。
    
     2005年夏季,正是传统淡季,又逢调控之时,瑞明觉得捡便宜的机会又来了。此时,政策威力在上海楼市已充分显现,炒家基本离场。在中内环线之间的一些热炒楼盘中,1.2万元/平方米的交易已有出现,内环线以内1.5万元/平方米也可成交,比高峰时足足跌了30%。
    
     “按经验分析,30%是银行可以承受的上限。”瑞明终于出手了。
    
     他在中内环线之间发现了一套四室户,业主开出跳水价1.2万元/平方米,看房时已是深夜十点,但他仍毫不犹豫出手,终以1.1万元/平方米果断成交。
    
     昨日,瑞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今年如有好机会,绝对仍会买房。他的座右铭是:“我看好上海楼市,愿以钞票投之。”
    
     洪曦点评:在2005年初之前,将住房抛出的确会有所收益。但如果此后卖房,再等大跌时购进,则需三思。因为如果房价的跌幅不在10%以上,扣除5%的税收,就无获利空间可言。王舒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投资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投资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