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投资学 - 教孩子怎样正确花钱

教孩子怎样正确花钱


     每个孩子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就成了父母必做的一项功课。一味地以增加零花钱或者减少零花钱来达到某种目的,不是教育孩子应该有的方法,父母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细节来引导孩子进行聪明储蓄和聪明消费。
    
     刘晴在收拾房间时,无意间有一个让她吃惊的发现,自己11岁的女儿竟然在抽屉里攒下了几千元钱,这几乎是她三年来所有压岁钱和零用钱的总和。刘晴一时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女儿并没有乱花钱的习惯,是个节约的孩子;而忧的是,如此囤积金钱的习惯,是否会让她在未来越来越看重金钱本身而影响她的价值观?
    
    
     无论父母是否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方面的高手,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财务习惯。而很显然,每个孩子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会在拿到父母零花钱的那一瞬间,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食物,而另外一些孩子则精心地准备了一个储蓄罐,里面攒起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财务习惯,而如何正确引导就成了父母必做的一项功课。
    
     引导“储蓄罐”型孩子消费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攒钱,不舍得为玩具或者书籍自己付钱,得意于自己攒的钱越来越多
    
     引导策略:这类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激励,但要适当引导孩子消费行为,以防他/她过于看重金钱本身
    
     刘晴的女儿属于典型的“储蓄罐”类型。这类孩子可能也没有别的目的或者计划,他们只是想看着自己有一堆钱在那里,并希望这个数字不断增加。他们可能还会比较吝啬,当父母建议他们自己出钱买下心仪的玩具或者漫画书时,他们宁可忍痛割爱也不愿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毛钱,而如果有任何消费方面的需要,他们会转向父母讨钱。如果父母还专门为孩子设立了儿童账户,并经常对孩子往账户里存钱表示赞赏,那么这些孩子就把账户数字的增加视为自己在金钱方面的最大成就。
    
     “妈妈,我又攒了多少钱!”孩子通常这样炫耀。因为他们明白,守住金钱是得到父母赞赏的小把戏。
    
     这种习惯的形成可能是耳濡目染,比如父母经常会在每月精打细算之后把钱存在账户上,希望自己家庭的积蓄越来越多,父母在储蓄方面的纪律性会让子女也觉得他们应该严格遵守这种纪律。而父母对于攒钱行为的提倡和赞赏是促使孩子这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
    
     当然,刘晴完全不必担心,毕竟好多父母都想让子女具备这方面的品质。孩子珍惜金钱,并遵守储蓄方面的纪律是个好习惯,这使得她未来也能建立严格而有序的储蓄计划,在财务方面更有保障。惟一需要提醒的是,过多关注金钱数量的增加会让孩子愈加看重金钱本身,这可能会影响她未来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妨碍她在未来更妥善地管理金钱,因此,父母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比如计划一次特别的家庭行动,并让孩子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负担部分费用,这种成就感带来的骄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零花钱用得值得;或者让她自己负担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比例相对较小的费用支出,比如学习用品,使得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可以逐渐负担自己的生活;而想培养孩子爱心的父母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接成“一对一”的互助对象,把自己零花钱捐献出去让其他小朋友获得帮助,相信这都可以对她培养正确的金钱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对“无限索取”型孩子说不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一出门就向父母索要东西,包括玩具、食品各种类型,而受到拒绝则大哭大闹
    
     引导策略:父母要抗拒“无法拒绝孩子”的心理,坚决说不
    
     “我真是怕了我儿子,他经常问我讨钱,去买他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他去商场,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在索要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就非常失望,甚至大哭。”相信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儿童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抱怨,孩子不停的索取让他们很是为难,“给也没关系,就是怕养成习惯。”
    
     人的欲望总是远超过需要;欲望是想要而未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就算有再多的金钱也不会够用!
    
     父母不妨倒退几年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经常会带些礼物回家呢?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妈妈外出归来的时候,都会有习惯帮孩子带点小礼物,有时候是一个气球,有时候是一小包饼干,总之孩子拿到礼物会很高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认为父母送给他礼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索要礼物也当然应该得到满足了。
    
    
    
    
    
    
    
    
     有些时候,父母为了平息儿女的哭闹或是不耐烦孩子的一再要求而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对孩子学习自我节制是相当不利的。小时候要一包糖,长大之后要衣服、手机、计算机、音响、汽车……还有更多的东西。其实你可以告诉孩子:“你‘需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为你准备;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斟酌情况,决定要不要买给你;但是如果你用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来争取,我们一定不会买给你。”
    
     还有一种孩子则是诓骗投机的典型,比如问妈妈要钱去买爸爸说不能买的电动玩具,或者父母要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以金钱作为要挟条件。这虽然让父母很失望,有时候甚至无法想象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伎俩,但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孩子逐步在利用自己不断增长的谈判技巧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于这种现象,父母应该以此为警告信息,一方面审视自己的行为,如夫妻间在财务方面无法开诚布公可能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倾向,另外一方面则是坚决抵制,而且抵制时夫妻的态度行为要保持一致。
    
     教“花钱无度”型孩子做预算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手里有钱就花掉,把金钱置换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品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引导策略:鼓励孩子建立消费预算,学习管理金钱的能力
    
     第一次独自把手里的钱换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这种神奇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会让他们不断地把手里的现金去换成实物。这种孩子很难在金钱上克制自己,如果父母强行甚至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内心感受,对心理健康不利。
    
     同样不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减少孩子零花钱的数额。由于惟恐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有些父母会减少零花钱来控制孩子的消费,这事实上并不可取,因为突然间收入的减少会使得他们对物质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力图通过其它途径来取得零花钱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于是上述索要甚至投机取得零花钱的可能都会发生。要让孩子知道,零花钱不是一种权利或者工钱,它应该成为教育孩子如何管理金钱的一种工具。一味地以增加零花钱或者减少零花钱来达到某种目的也不是教育孩子应该有的方法,父母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细节来引导孩子进行聪明储蓄和聪明消费。
    
     父母可以设置一种生活情景,约定以孩子的零花钱去超市进行一次集中购物,并事先确定好金钱的数额。可以让孩子到超市去买他任何需要的东西,不加约束,在结账处打出购物清单的时候,将购物金额与他所带的现金进行比较,看购物金额在预算之内吗?如果没有,可以对照清单,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哪些是不怎么需要的,哪些是根本不需要盲目拿的,并让他们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回到购物货价上。这种体验过程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自己零花钱的管理者,自己可以通过事先的预算来进行最佳的财务支出。
    
     还有一个有效的做法是,父母要教导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以确知自己的钱都用在哪些地方。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或半年),父母需检视孩子的财务状况,若孩子确实做到了,可以颁发一笔“量入为出”奖金,或是增加一点零用钱作为鼓励。
    
     来源:理财周刊
    
    
    



投资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投资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